河北的孩子有多难,不身在其中是理解不了的。
孩子难,家长也难。
想尽办法利用北京、天津、辽宁的政策,把孩子的户口转移出去。
户口走不了的把孩子送私立学校,刚开始是高中,后来有了私立初中,现在已经有了寄宿制小学,所有人都在追求分数,没有人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班级同学年年有变化。
有转到寄宿制小学的,有转到其他在教学水平上口碑较好的学校的,也有转来的。
到了小学毕业,更是能用“支离破碎”来形容了。
全班不到40个学生,初中除了分布在市县,还有好几个回原籍的。她们现在还不知道,此刻的分别可能就是“从此不相见”。
昨天孩子说,有个女同学16日离开承德,要回辽宁去,她想去送送,需要准备点小礼物。我同意了。
虽然6年后或者说是更长的时间里她们都不太可能再想见,但好在现在通讯发达,不至于断了联系。
她们能记住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也是好事。
希望以后再相见,好像彼此还能记得这点“小温暖”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