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 天气阴
上课时听老师讲《凤凰涅槃》,以为他都是愤慨激昂,声嘶力竭的呐喊,除了激情再无其他。
然而现在读了他的一些历史剧,小说和散文,却像发现了新大陆般痴迷其中。
历史剧《湘累》仅选取了屈原不得志回家后姐姐和妻子“申申其詈予”的片段,却通过他丰富的想象力,虚构了洞庭湖女妖用歌声呼唤他的场景,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之情充盈字里行间,让人不得不佩服它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却是不同于诗歌的热烈,始终笼罩着一种哀婉迷离的气氛。
如《叶罗提之墓》里写主人公对嫂嫂的爱恋,嫂嫂凄婉的叹息“我恨我比你多活了十几年呀!”
还有《月光下》“他是想踏进那未知的世界里去,而且不仅是他一个人,还要连同着他的妻,他的还活着的一对儿女。”
扣人心弦而发人深省。
《孔夫子吃饭》则体现了对人性的新的思考,颜回的贤,在孔子眼中也是在己之上的,然而孔子的尊严,却是不能侵犯的。
当看到颜回煮饭时先掏了两指头的饭来送进口里,孔子忍不住想试验一下这个徒弟,他说:“回呀,我刚刚梦见我父亲了,他说吃东西要先敬了长上,然后再吃,你替我在露天为我的父亲献祭罢。”
颜回赶紧回答道:“老师你曾经说过不干净的东西不能拿来祭祖,刚刚我看见有脏东西掉进了饭里,于是拿手指将它弄掉,但是又不想浪费粮食,于是把脏的饭给吃了。”
于是孔子恍然大悟,赶紧将自己的疑心和对颜回的试验和盘对弟子托出。
他借这一番告白来缓了他自己良心上的苛责。
但他同时更感受一种下意识的安慰:“我的领袖的尊严,并没有受伤。”
他的散文,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而且往往妙语连珠,一语中的,基本上每篇文章都有一句点睛之语。
《山茶》结尾用一句“啊,清秋活在我壶里了!”
把山茶的清新表达得惟妙惟肖。
《西湖的女神》:“不是我被诱进西湖的水底是西湖被诱进了我的心。”
《丁东》里一段我和朋友你送我一程,我再转送你一程,彼此辗转相送的场景极其感人。
丁东的脚步声,永恒的友谊,被作者用不事雕琢的朴实话语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了一起。
以及《逢场作戏》中的“古语的逢场作戏是随便的胡闹,今语的逢场作戏可以解释为严肃的献身。我们无论做何种事体都希望秉承着近代的演剧精神,都希望灭却自己的私心以完成客观的美的世界。”
还有那标志性的新诗《女神》,简直就是中国新诗史无前例的狂热呐喊啊。
在那个民族生命里极度萎缩的年代,风雨飘摇的中国,依然有那么多顽固的旧派躲在老祖宗的坟墓里苟且偷安,完全无视时代风云的变幻。
于是诗人忍不住要打破这一切,旧的礼教,腐朽的秩序,都毁灭吧,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让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都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要创造一个新的太阳!
突然喜欢上了郭沫若,所谓天才型诗人果然名不虚传,字里行间都是情感的流泻,生动而自然,丝毫无斧凿的痕迹。
在如今的时代,大师越来越少了,每个人好像什么都懂一点,其实什么都懂得不深入。
而郭沫若不只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还在历史学方面颇有建树,位列甲骨四堂之一。
撇去他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风流韵事不论,专从学术的角度来看,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大家,无论是破旧立新的精神,还是钻研学问的才情,都值得我们这些后人好好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