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关于阅读的种种困惑,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关于阅读的种种困惑,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作者: 极好书 | 来源:发表于2017-08-29 23:46 被阅读172次

    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快速浏览,粗粗翻检,对于选择书时,特别是查阅资料时,是适用的。因为面对很多书乱花迷眼,难以选择时,我们不知道哪本书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快速翻阅,从内容到叙事到语言,看看对不对我们的口味,将那些似是而非或南辕北辙的书淘汰掉,是必要的。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在千百次寻找的过程中,当然不可能本本都要那么仔细读,甚至一读到底,没必要将时间浪费在不需要的东西上。这时候阅读中的快,也是一种读书的本事,就好像能在漫山遍野的万花丛中迅速地找到你需要的那一朵红或绿。

    但是,当你找到了你需要的或喜欢的书之后,就应该把速度放慢,不要粗心或粗疏地去读,而是要一字一句仔细地读。这更是读书的一种本事。要加强文本细读的训练。

    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不如举例说明。

    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叶三看了这幅国画,说:画得好。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

    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作陈词滥调。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恰恰错了。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叶三只说了这样一句话,画家立刻点头称是,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这就叫细。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的细。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我们再接着读汪曾祺先生的小说。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老鼠上灯台。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老鼠上灯台怎么样。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子。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叶三就说:您看您这耗子上灯台,它的尾巴绕在灯台上好几圈,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灯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绕了。

    什么叫作细?这就叫细。你看见耗子,我也看见耗子,你看见灯台,我也看见灯台了,但是,人家看见了耗子的尾巴在灯台上绕了好几圈,我没有看见,这就有了粗细之分。

    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叶三又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画家也跟小孩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呀,但是这次叶三没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画家说我画了一辈子墨荷都是这么画的,还没有人说我错。你说我错,我错在哪儿?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花藕,您画的这个是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画家心下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比自己来得真切!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细,还在于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只凭漂亮的词语是写不好文章的。叶三告诉了画家,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却可能是错误的,是南辕北辙的。知识是文章写作时的底气和依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字表面的细的背后,是知识的积累。这种知识,靠书本的学习,也靠生活的实践。

    叶三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细,细从何得来这样两个问题。阅读,不仅是单纯的文字的解读,更是对文字背后的意思与意义的解读。这个意思与意义,呈现在文字上面,却来源于生活里面。叶三对于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思量,让他能一眼看出画家的画作中的细节问题。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锻炼出自己的敏锐而细致的眼光,那么我们肯定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到作家笔下文字的微妙之处,也能寻找出作家的精微之笔来自何处。同样,我们在读书中体会到这样细微的妙处,我们对生活便也会捕捉到细微而有趣的收获。

    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

    ​ 这是肖复兴老师在新书《读书知味》中细读的妙处中所写的片段, 肖复兴老师通过分析中外经典文本的特点,结合自身阅读的经历和经验,总结出有效阅读的具体方法,从而帮助小读者们培养阅读的兴趣,重建阅读的习惯,从文学经典中寻找向上的力量。

    ​肖复兴,北京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一百余部。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获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等多种奖项,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作家”称号。

    一个人的读书,应该萌芽于童年和少年,它会帮助你打下人生结实的底子,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一生。有书陪伴着的成长,是最快乐最有营养最生动的成长。在这样的成长路上,你心中缤纷如花的幻想或梦想,流星一闪的感动或感悟,甚至纷乱如云的迷茫与困惑,都可以在书中碰撞,交流,融会贯通。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过,如若当初我没有读过世界著名的文学经典,那么我根本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而“我看文学作品大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可见青少年阅读的重要性!

    教人读书的文章很多。可是,读书在本质上是读者个性化的阅读。这是一个人在一本书一个设定情境中的精神旅行。所以,我们汲取别人的阅读经验,不能取代自己去读。肖复兴这本《读书知味》好在他不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讲课,他是专做读者,自己去读书,读他喜欢的文章。他在读后与你聊一聊,就像是你的朋友,告诉你如何面对市场上品类繁多的书籍,小读者们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读什么?读书和青少年成长有怎样的关系?读书对人生走向的形成起着何种重要意义?等给阅读者带来了种种困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阅读的种种困惑,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bi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