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由无数个生活片段组成的,每个生活片段就像是一部电影。
在每个电影里我们都是主角,但是每场电影里的故事不一样,每个故事里扮演的角色又不一样。
在学校我们的是学生,在婚姻里我们扮演着爱人,在商场里我们是顾客,在朋友眼里我们是知己......
我们在故事中是个什么定位,我们就会不自觉的按照故事中定位去扮演自己,包括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思维都会不自觉的按照剧本中的人物假设去思考。所以定位会至关重要,我们要弄清自己在这部电影故事中所处的位置。
虽然在每部故事里我们都是主角,但是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究竟是统筹大局的领导者?还是冲锋陷阵的执行者?亦或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卒?这个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如果我们是一位掌控大局的领导者,故事的主线都会根据我们的行动思维而变动,那么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做好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如何让这部故事向完满的结局去发展,故事的剧情、人物的关系、以及细节的把控都需要去处理。
如果我们是一个执行者,我们就应该按照方案坚定不移的去做好自己的角色扮演,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可能会影响到故事结局的圆满程度。
如果我们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卒,那么别浪费时间企求改变全世界了,留着时间做点自己喜欢开心的事岂不美哉。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每一个角色呢?我们要先研究剧本,研究故事,明白我们这个角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需要去剖析角色,去了解这个角色的特点。我们要知道我们的角色是该顺从,还是掌控,是依赖,还是独立。就像游戏里面的人物设定一样,这个人物的技能、参数、特点都是固定的。
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的使命和特点,这个角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假设,什么样的习惯特点都是固定的。以电影为例:假设我们扮演的是一个英雄的角色,那么我们瞬间就可以想象到这个角色的特点:勇敢、正义、不畏艰难、不惧强权......
有了角色定位,明白了角色的习惯特点,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发挥我们在这场电影里的优势特点,去做好自己在这场电影里角色扮演,也能让这个电影的故事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然而在同一个电影里,同一个人在面对不同的对象的时候,角色又会发生改变,比如:
在生活这部电影里,我们的角色即是父母,也是子女。面对父母我们就是子女,面对子女我们就是父母。
在工作这部电影里,我们的角色即是领导,也是下属。面对老板我们就是下属,面对下属的时候我们同样也是领导。
我们在面临父母的时候,无论你多大年龄都会喜欢撒娇、任性、肆无忌惮,而面对子女的时候我们又是永远都由着他们去放纵、去粘着我们。
以父母这个角色为例,假设我们是孩子的父母,那么一个好的父母的特点:理解、开明、关爱。
作为一个好的父母,最需要的就是理解孩子,不因为孩子小就企图掌控孩子。不应该以自我意识为中心,认为孩子就该无条件听自己的,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去强迫、去控制孩子,同时对孩子要无条件的关爱,去关心孩子的生活,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应该给予最好的关心和爱护。
同样的,如果我们是父母的孩子,那么我们就需要做到孝顺、听话、懂事。要做到不跟父母赌气,多和父母聊聊天,多陪陪父母。
其实这种对立的角色标准比较好设定,你想你的父母怎么对你,那么你就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同样,你想你的孩子如何对你,那么你就如何对待你的父母。
这也就是所谓的角色互换能够带来的益处,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角色互换思考的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喜欢做的就是企图控制他人的同时不被他人控制,口口声声的说着不喜欢被控制,但是又无时无刻的不想着要控制别人。
所以角色的转变也至关重要,有的人把工作和生活中角色分不开,喜欢把家庭中的角色扮演到工作中,把工作中的要领实践到生活中,这样很容易引起混乱。
因为生活中讲求的是关系的相处,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交流和感情培养,需要彼此的维系和培养,用的是珍惜规则。
相对而言,工作更多的是一种直属关系,工作的部署分配,工作的执行与实施更多的是需要权力去指导实现,所以工作中用的更多的是权力规则。
我个人一直讲求的是一定要工作生活划分开,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不应该把两种不同的角色混在一起。如果将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用错了领域,就会造成生活和工作上的混乱,从而带来严重的灾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