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大巴的时候,一个声音萦绕在脑海,不停的回荡着“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一个人的打拼结果,是一家人加上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结果,反之,挫败也是如此。”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真的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曾经想读硕士、读博士,总有声音让自己等等再说,现在最紧要的事情不是这个,那件事努力了那么久终于还是没有什么结果,反到是感觉生命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人在经历反反复复的挫败之后,会陷入一种心理障碍,条件反射性地觉得自己做不到:惶恐不安、畏惧、退却,自己也不例外。
我难过的时候,想过各种各样的死法,却没有想过去肆意妄为一次,做自己想做而未做的事情,比如,去读个全日制的硕士、博士之后,到时候再看看要不要求死。
是啊,如果命都不要了,是不是应该换个活法呢?这时候还有什么犯错意识,没有什么需要再等待了,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尝试当个厨师、做个老师、修个律宗……把想做而因为与所谓的“好”的标准不一致的清单都尝试一下,但要一件一件来,把心放在当下,放进虚无之中。
人世间这一遭,自己总不想辜负父母、愧对师友、为难陌生人,却忽略了自己的心。
我承认自己每一次选择都希望得到家人的认可和支持,这是一种愚孝,却又根深蒂固地植在自己的脑海里。现代人所谓的“为自己而活”,我喊了半天,最终还是被传统的思维方式桎梏。
“所以,一辈子读书的意义又当如何呢?”
“好像不会怎样,自己才读了不足千本书,藏书不过千卷,距离读万卷书的目标还差很多呢。”
“去过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你父母的规划,做自己的事,而不是别人的事。哪有什么对的选择、错的选择,只有经历过就都有价值和意义。记住每次当下的快乐,那就是心最重要的成长过程。”
“但是结果却是求而不得。”
“要允许自己做自己,别人是别人,包括结果是结果,过程是过程。很多很多次,我没有阻止你悲伤,让你流泪,让你失望,我只是陪着你成为你自己,而不是一味说教于你,否则你也不会愿意现在跟我说话,心也是。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要允许他去要、去争取,你只需要陪伴。”
“哈哈,我不想也不行啊,我俩是一体的。”
“你开窍了,哈哈,你俩是一体的,你却做了很多损己不利心的事去讨好别人,你俩都不开心,而且有时候还是自作多情……”
“我不太想听这些。”
“我不是故意说这些让你不开心,只是想告诉你。你现在的感觉是对的,你俩是一体的,除了他,没人会愿意一直陪着你,包括我在内,而他除了你,再无可说话的人。”
“嗯,真是对不起他。”
“不用说对不起,我本就一直爱你。”心说话了,一句话就说到了心坎上。
“刚才那一刻就是身心合一的快乐吧?”
“是的,记住这种感觉,增加这种时刻,不要害怕,去经历、去犯错,除了自己,其他的都要顺其自然,答应别人的事要言而有信,答应心的事要真诚以待。”
“嗯,会的。”
“闭上眼休息休息,你们该趁机好好谈谈了!”
2024.5.6晨书于肇庆→广州的大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