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父亲《三》

我的父亲《三》

作者: 石头____ | 来源:发表于2017-06-16 23:52 被阅读0次

    打破习俗

    老家拍摄

            在我们家族里,不知是从何时传下来的习俗,家里来客人时,女人做好饭菜端上桌给客人吃,女人自己是不能陪客人上桌吃饭的,只能在后厨随便吃点。于是父亲常常跟我们说:他要打破重男轻女的习惯,男女平等,他做到了。在我们家里,父亲的弟弟妹妹,和我们兄弟姐妹,包括我母亲,都是一样对待。家来客人了,照样热情款待,吃完饭,给客人端漱口水。亲朋好友都爱上我们家来。

            我们家还有一个规矩,客人到我们家来,第一时间就煮两个荷包蛋给客人吃,那时能吃上一个鸡蛋都是很幸福的事。我们眼巴巴的看着客人吃,等客人走了。父亲就会说:“锅里有汤,去喝吧!”看着锅里煮荷包蛋剩下的蛋白漂在上面,忍不住我喝上几口,味道腥腥的,但还是觉得满好喝的。父亲说:“喜欢吃再给你们煮两个鸡蛋。兄弟姐妹都会说:“不用了。”那时候的鸡蛋很珍贵,要拿到街上卖掉换钱给家里买盐或者换肉吃的。买肉还专挑肥的买,油水大,吃了才不馋肉。

            我不明白,为什么来客人一定要煮荷包蛋给客人吃呢!父亲说:“做人要真诚,这样朋友才会多,亲戚才会往你家来,这样才会有人气。”现在想想父亲说的话很有道理。

            父亲从城市回到农村后,先是开垦荒地,后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一门技术,还说什么艺多不压身的话。可是学什么不好呢,偏要学石匠。石匠就是把石头打好,父亲很有头脑,石头到了他手上就是个宝,想变成什么样就什么样。修桥要用石头、盖房子也要用石头,就连磨玉米面的石磨(磨石磨豆花的工具)他也会做,还有瓷砖厂的磨盘他也做。磨盘不好做,要做好久才能做好,但是价格比较高,二十元一个,那个年代二十元价格还是比较高,不是他自己要的价格,老板主动给的,说我父亲人好。

            因为父亲的手艺和人缘,经常有人到我们家请他打石磨,帮邻居打石磨父亲从不收钱,吃顿饭就行。村里好多人家的石磨都是他做的,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位石匠,我用现在的词形容:石匠工程师。

            父亲学了石匠后,在家种地时间就少了,一般种地就是我母亲的活了,只有到插秧收割等农忙季节父亲才会回来,其它时间都是在外面修桥建桥的。

            我老家是重庆万州,云阳是万州下面的一个县城,县城建的每座桥都有父亲的作品,云安最出名的第一所吊桥也是他设计的,云阳大桥、栋村大桥都参与建设。

            在建桥时,有时需要用雷管炸山,父亲差点丢了性命。潘长江演的《把手举起来》电影里有个情节,就是鬼子追八路在桥上的那一段,导火绳快点着炸桥,被新疆小毛驴尿一泡尿灭了,才逃脱危险。我父亲也一样,他一个人点雷管,来不及逃脱,忽然火灭了,也不知道那路神仙留下他活下了一命,所以他认为他命大,这也是他感到自豪的一件事。

            父亲是个勤俭持家的人,在外面挣来大把大把的钱自己舍不得花,每次都如数交给母亲保管贴补家用。而且每次回家都给我们带麻花、油条和欢喜头(就是麻团,元肖外面沾籽麻的那种),那时的这些东东就是我们的零食。一家人其乐融融。

            到了晚上,就是父亲摆龙门镇讲故事的时间,讲西游记和八仙过海。听故事的我经常做梦,梦见自己都当神仙了。父亲讲八仙过海,讲的特别好,每次讲的时候,母亲就在旁边笑咪咪的说:“有那么玄嘛!一天到晚光吹牛。”却一脸崇拜的表情。

            小故事大道理,父亲常常用讲故事的方法教育我们。什么“出门看天色,进门看眼色。”为人处事,三思而后行,小亏不愿意吃,必会吃大亏,交朋友不要以貌取人,不要欺负老弱病残的等等,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别小看吹牛,吹牛也有正能量做人的成分在里面。

    老家景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父亲《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hv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