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抑郁症患者为自救而进行心理咨询的故事。但内容不只限于时间、事件和心理状态,更是心灵对基础平面生活的立体反刍。写生,是以书写的方式对生命现场进行描绘,有纸笔、有自己即成。写与生,以书写方式所通往的是生,既是对既成和实时生命状态的看见与清明,也是由此自然生成的道之去蔽。《海洋奇缘》中毛伊说:“寻路可不像驾船那样简单,你不仅要知道目的地在哪儿,还要清楚当前的位置和已经走过的地方。”
启动
故事的开始是在张小意研二的暑假。
研一集中进行专业课学习、各种论文写作,研二上期末时毕业论文开了题,专业每学期两次的论文报告会也终于在研二下学期结束的同时画上了句号。剩下研三一整年的时间,主要任务是完成毕业论文和确定人生下一步的去向。这两个任务都蛮重要,若说紧急也算得上紧急,但是张小意发现虽然心里日日为之思虑忧愁,却不见自己做出什么实际的行动。
这个暑假,跟过去无数的假期没有什么不同——明明有许多事该去做,却什么也不想做。每日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睡觉、吃饭、刷手机或者看视频。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这“瘫着”的状态的重量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得愈发难以忍受了。成日无所事事的后台运行着的是,从未停下过的对自己的不满,以及对可能的可怕未来的焦虑。
有时候爸爸妈妈会介入安排她的生活。要她去姥姥家,或者去市里二姨家的米线店里帮忙,有时甚至是要她一起去参加哪个有点关系的亲戚或邻居家的结婚宴。张小意听到的第一反应总是拒绝。她说她不想。但是妈妈会说,你在家闲着又没有事干。小意说,我要学习啊。妈妈就会回她,也没见你怎么学习啊,你去帮帮忙不好吗,你怎么连姥姥家也不想去了。小意只好答她,我就是不想去,或加上关门回屋的动作,以此来拒绝和结束对话。父母就会说,这孩子不行,这孩子怎么这样。小意被问得讲不出理由了,她也在想,是啊,我的确没有做什么,去了也很好啊,为什么就不能去呢,可我就是不想去,我觉得我心里有好多事情要做。这些想法她没有真的说出来过。她所做的往往是不断看似很坚决地拒绝父母的提议,或者就是在多次自我反对和攻击之后不时地顺从一下他们的想法。尽管看起来有自己的应对策略,可心里矛盾的想法日复一日令她紧张,她害怕这一次拒绝了,下一次父母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提起来。这一次拒绝了,就意味着在别的事情上要对父母有所交待,比如要更加积极地做家务或表现出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努力。这一件拒绝了,可能下一件就要更考虑听从。这是她的“在家生存法则”。
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怎么了。她还看到,一家人各自躺着:妈妈没事时便躺在卧室里,爸爸干完活回来或下雨天不能出工时常躺在沙发上,小意躺在自己的屋里。动不了。有什么问题吗?不知道。这么闲适有何不对的地方吗?连不舒服的感觉都确认不了。
她说:“你有抑郁症。”
这是朋友圈里一个做心理工作的人对小意现状的判断。嗯?抑郁症?是吗。小意一方面觉得被诊断以这个疾病是悲伤的,另一方面心里又好像暗暗松了一口气——原来我是出了问题,生了病,我需要帮助,需要治疗,需要恢复。
这位咨询师是先前在一个大微信群里加上的,她朋友圈或者公众号常会写一些不太一样的内容发表。是怎么的不一样呢?就是她很直接地表达和探索自己的“不舒服”,例如被人触怒时去尽情表达愤怒,甚至鼻炎发作时与鼻炎对话,让它发声。她讲的话,有时让小意觉得很共振,“咦,原来她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啊”。小意同时感到,她说的那些话没办法用对或错的理性标准来直接下判断。
被告知为抑郁症,发生在张小意与咨询师佳颖约的第一次心理咨询中。
当时整个暑假已接近尾声,每日无精打采的状态果然一如既往地持续到底。那时的小意每天都在练习“苏利亚克里亚”,是一套来自于印度的古典瑜伽体系的动作。除了瑜伽,她的书柜里、床头上还有很多的书,都是她来从各处搜罗来的。但是这些对于她目前的境况都很难起到帮助作用。事实上,常年都是这个困境——买再多的书,接触再好的课程资源,心里面的焦躁与行动的困难都难有出路。对于佳颖输出的内容,小意的确也注意了很久。一年前和谈了五年的初恋男友闹分手时,她就向佳颖求助过一次。那次不是正式约谈,小意将自己的问题简单地私信表述了一下,对方给出了一些切合实际但又很应心的建议回应。现在过去了一年,在这个漫长而短暂的暑假结尾,小意心里面又突然升起了向她求助的念头。但对于改变的信心微乎其微也是真的。
决定预约咨询时,小意试探性地问她:“亲爱的,你好。如果想跟你预约心理咨询,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比如,尽量准备完全自己的情况表述?”问这个问题时小意心里是忐忑的,同时也很犹豫,需求或是冲动推她来主动问询,而习惯性的自我怀疑又在向后拉她。所以她问这个问题看似在进,实则更是在给自己留后路——若发现没准备好达到咨询的条件,那还可以即刻退走。毕竟,这没处找信心支持的事还要自己掏钱,怎么想都不太安心。这个询问是在晚上十点多发出的,当晚佳颖没有回复,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多才给她回了。
这段期间,小意心里翻腾了无数念头,进进退退。她有点后悔问了,其实从开口那刻开始就后悔了。虽然生活感到不舒服,但就只是因为自己太懒惰、不够努力吧,干嘛乱花钱做这些花哨的无用功呢。对方没回复时,小意就觉得还有机会回头。这样的心态,在后来长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实在伴随了她很久很久。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佳颖回的是:“想做咨询唯一的条件就是,决定改变。只要有这么决心,来跟我预约时间就好了,什么都在我们一起工作的创造里。”
没想到是这样的回复。小意再次试探说:“一次咨询能触及问题的程度也视乎个人情况吧?”小意心里想的是,心理咨询对自己的情况很可能无效。
“对,每个人都不同,但准备好的总是很快。”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准备好了”,小意怕又挫败。
佳颖说:“你像是准备好了。因为你行动了。”
这一句的回复,竟然让人凭空有了一点信心和力量,于是第一次的咨询便约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