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帮朋友筛选培训学员交的作文,作文题目是《我与写作》。一轮下来,惊到我了,让我惊叹的不是作文水平,而是几乎所有人的思路如出一辙,基本都是小学第一次接触作文,高中继续,大学就隔绝,到了工作,继续接触,如此反复。
本来是一篇清新小文,生生写成了回忆录、墓志铭。这些学员大多已经工作几年,多有些文字功底。在大谈过往时,竟然都是流水账,多年增长的仅仅是辞藻运用能力,但是思维依旧僵化。
假使内容一致,写作手法一致,也就罢了。但是这种思维都一致,就有些可怕了。在此,不得不感叹中国教育事业的伟大。在中国教育这条标准化流水线上,产品高度统一。就像现在流行的家用智能机器人“小胖”。即使再智能,也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去运作,只不过从以往的一对一的指令执行,到了一对多,但是核心不会改变。
从体制内的教育,再到体制内的企业,这种可怕的思维僵化会不断持续并放大,国有企业的大多员工,考虑问题一样,工作方法也一样,造成这种局面,企业和个人应各打五十大板。
国有企业担负着国计民生,和谐稳定重于开疆辟土,所以要求员工更多地是执行,而非创新。哪怕很多企业每天都在嚷着创新,也仅仅是小技术、小方法的创新,很少对核心管理体制、绩效体制,员工出入口体制进行变革,不变的就是最好的思想,是自上而下的。
员工自身懒惰造成的,记得原来有篇文章,好像是叫《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相对较高的收入支出比,让体制内的人们不愿意出走。今年收入8万块钱,你很开心,明年降一点,7万,你想想也还行,凑合过吧,少买点衣服就行了。后年6万,你还是在自我安慰,钱少了,活也少了,也还合算。慢慢的,等到了三四万的时候,你就再也没有力气和能力出走了,最终被耗死。
思维确实决定着未来。现在有种说法很流行,不听话的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思维活跃,不易受制约,有更多的勇气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出奇制胜。听话的孩子呢,就会循规蹈矩,按照社会常理来做,稳稳当当,踏踏实实。
思维僵化的另一层意思,其实是思维懒惰,思维懒惰的人很容易接受现实,却很少思考如何去改变现实,总是再说,就那样吧,也还行。他们对现实也不满,但是又希望那些有所行动的人最后结果跟他们一样,然后饶有兴趣的说,你看,你折腾半天还跟我一样,别瞎折腾了。但是,对于那些折腾出天地的人,他们却选择性地视而不见。
假如你觉得你的未来不止于此,或者说想有所突破,再说的直白一点,假如你觉得你的钱确实不够花了,说明你已经在8万迈向6万的道路上了。如果你还想有所改变,麻烦从现在就跳出来,给自己找一个努力方向,然后正儿八经的,花点时间在上面。掌握一种技能,先掌握,然后再经营。我有个朋友,是精通PPT的大高,经常看他在朋友圈晒给国内知名企业做的PPT,的确精彩,而且朋友也很高效地利用了这种能力,提高了生活品质。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除非你两条腿已经迈进棺材了,否则一切都还不晚,一切都还来得及。等你真的躺在床上了,宁可让子孙们去争抢你庞大的遗产,也不要让他们倾家荡产去为你的苟延残喘买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