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同学们找我唠嗑。我会在征得同学们的允许后,将大家的话题在这里分享给其他同学,可以匿名、也可以署名。
今天的话题是:军训有意义么?

先给大家放一部分聊天记录
首先是我在扯犊子

然后该同学发出灵魂叩问
那站军姿,打军体拳有什么实际作用么?
其实我真的很想说,打拳没啥实际作用。。。
这是大家想象中的军体拳

这是实际的军体拳效果

然而考虑到社会影响,Will我的回复必须要伟光正,所以侧面回答了一下。


这里同学就发表他自己的意见:
站军姿之类的是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精气神也不是通过这就能一蹴而就的
其实这里,我想发表一下我的看法。我个人觉得,十天的军训尤其是军姿还是可以改变同学们的体态以及精气神的。可能同学们自己没意识到,十天之后改变其实还是蛮明显的。尤其是你主动地好好站军姿,和被动的姿势不正确的站军姿,差别也是很明显的。但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先到十天以后看到好好站军姿和不好好站军姿的区别,再回到十天前好好站军姿。就像你不能先去上大学再回来高考一样。(其实是可以的,这在咱们学校并不罕见。咱们学校的退学率一向很高。但你为此花费的时间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

你不能拿现在的认知去指导过去的自己成长。所以基于这一点的美好想象,诞生了数量巨大的网络穿越历史架空文学作品以满足人们现实中的遗憾。
我们再来看看接下来,这位同学的观点

PS:不得不说,这位同学其实从这里开始已经说服我了,后面我还给他扯犊子,再伟光正一点,但我们分析的时候就分析到这里就好了。
其实我也觉得站军姿对于个人的益处有是有,但是不会真的就比跑步、打篮球这些积极的体育活动大。而且过程是相当枯燥、乏味、痛苦的。甚至可以说,站军姿的本质就是为了枯燥、痛苦,以此来达到增强部队纪律性的目的,与之相似的还有叠豆腐块,都是近现代军队的必修项目。
大象公会的《由解放军叠被子溯源现代行军打仗术》解释了为什么要用如此“无意义”的方式来训练军队。
下面为部分引用:
电影《火烧圆明园》中一处细节很考究,通州八里桥之战,英法联军都背着捆扎整齐的背包,而清军士兵身上只携带着武器。前者是近现代军队的标准装扮,后者则是古代军队的标准行装。古代军队士兵通常不随身携带被褥,而是由类似行李队的组织运输。
士兵随身背负被褥始于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军队。当时装备了滑膛枪的欧洲军队,典型战斗模式是士兵站直排成横队,踩着鼓点迎着对方前进,进入射程后才开火。这种排队“自杀式”的近距离互射和刺刀互捅,需要非常强悍的意志和纪律,为此必须让这些年轻农民工人和无业游民组成的士兵害怕军纪甚于死亡。军队内务就成了培养团队精神,纪律性和绝对服从的绝佳办法。
点到为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所以站军姿、整理内务,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训练士兵的“绝对服从”意识。是从集体、军队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从个人发展、成长的角度去思考的。
从这点看来,不管媒体再怎么宣传站军姿、整内务的好处,他们的动机都非常令人存疑。
但是悲剧的是,处于当事人的我们,没有什么办法进行反抗,即使知道了这一真相,对自身的命运也很难有所改变。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在站军姿的时候,望着渔村的天空,思考人生。

躲又躲不过去,不如好好享受。说不定还能长高呢。。。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