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03979/de7409df7b6542f3.jpeg)
------㈠-------
晚上,宝小姨带果宝玩游戏,果宝拿出一张纸,正面是一个小黄鸭,背面是分别用1-9个小苹果组成的九宫格,游戏就是按照九宫格把小黄鸭给剪开,然后打乱,再拼起来。
一开始宝小姨就想复杂了,不清楚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后来恍然大悟的明白了,过来问我:这游戏的意义何在?剪开之后再把它们拼起来,不是没事找事吗?!
我:不就是带孩子玩吗?顺便认一下数字,拼一下图形,你觉得还应该有啥子意义。
------㈡------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觉得应该有点什么用,自己能够通过它获得点什么,最不济也应该有点什么意义。
上学时,我们的老师父母告诉我们,看漫画书是没有用的,因为高考不考。用这个课后辅导书比较好,因为对考试帮助大。
工作时,周围的前辈告诉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了,在这样的单位,做再多也没有用。
似乎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冠以什么意义,什么作用,要不然就不会去做一件事。
------㈢------
果宝很小的时候就上早教,选择早教的时候,并不是期望他能具体学到什么东西,只是希望可以跟小朋友多接触,多一些玩的方式。
果宝两岁多的时候,带他回老家,老家的邻居阿姨听说果宝这么小就去上早教课,就问,早教都学了些什么啊?我含糊地说:呵呵,没学到啥,早教就是带孩子玩。然后邻居阿姨就说到:我家孙女三岁,已经会背很多古诗,三字经等等,还能从一数到一百,你家还上早教,有什么用啊?浪费钱。
------㈣------
宝不到三岁的时候,我们开始带他到远一点的地方玩,比如到海边看海,去迪斯尼乐园,周围也会有类似的声音,比如:“孩子这么小带他去有什么用,记不住的”“孩子这么小,出门好累啊”。孩子再小,他看到新鲜的事物也会有感受,长大了就算他已经不记得如果哪里,我想当时看见它时,带给他的感受任会再。
记得,给果宝讲“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故事,上面有一描写海浪“一会儿波涛汹涌的涌上来,一会儿又低声细语的退下去”,当时果宝不懂,给他解释也是半懂不懂,去海边也带了那本书,看到海浪,果宝很快就明白了书里面描写的是什么意境了。
我喜欢和努力做到慢养孩子,不想用“有用“”没有用”之类的话语限制孩子的成长,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我的过多限制下“别人家的小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