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机智的上半场》中,沙坪坝四美之一的杨嘉倩除了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外,还是一位追星族。在剧中,杨嘉倩虽尽力隐瞒过自己的追星女孩身份,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剧中的杨嘉倩如此,现实中的我也是如此。甚至我都算不上一个严格的追星女孩,只是属于在爱豆有新歌出时收听、有节目时收看的那种,不买周边不做数据,最多在音乐软件上花两块钱买歌曲。可是在别人问起来的时候,我会选择隐瞒说我没有喜欢的偶像。
所以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追星身份是可耻的呢?好像预料到说出来不会引起对方的共鸣,只会有不理解与嘲笑。
我想选择隐瞒的原因与最近网络“清朗”行动的理由如出一辙。饭圈在极端化,也在被妖魔化。
不可否认的是饭圈在极端化,粉丝低龄化,有规模有组织的控评、拉踩、开撕,排他性也是饭圈的一个重要特性,只能唯一喜欢自己的偶像。路人对自己爱豆的不同声音那就是处心积虑的黑粉,饭圈组织是“一言堂”,随时都在网暴备战状态。所以渐渐的粉丝都被带上了不理智、狂热的标签,甚至于简单到被“脑残粉”三个字概括。在我认为饭圈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被妖魔化了,怨不得其他。
我是极支持“清朗”行动的,甚至之前我卸载微博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那里是饭圈行为的重灾区。我希望以后的网络环境真的可以清朗起来,饭圈也不再会给人留下“脑残粉”的印象。当有人问起来的时候,我可以极平常的回答说我是一个追星女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