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得到专栏——万维钢 精英日课
主要是说,我们的意念真的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
例子:老王睡觉睡得其实很好(监测设备监测的结果),但是他自己认为(感觉)自己睡得很不好,结果他的身体就表现的好像真的没睡好一样。
小张想要减肥,最近一直在控制饮食时常处于饥饿状态,结果在一个公司活动上,现场有普通的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蛋糕,但是工作人员刻意告诉小张说这是特制的低热量的健康蛋糕,多吃点也没有关系。其实这场活动是一个实验,一半的人被告知是普通的蛋糕,一半人被告知是健康蛋糕。结果实验的结果是,相信是普通蛋糕的人吃了正常量的蛋糕后,“饥饿激素”确实下降了,而相反的认为吃的是健康蛋糕的人,吃完一顿饭的正常食物之后,也就是小张那一组人的激素水平要显著高于另一组。也就是说,他们以为自己吃的是健康蛋糕,他们以为自己没吃饱,他们的身体就真的像没吃饱一样,拼命的吸收和存储脂肪。
以上两个例子中的情况被称作“反安慰剂效应”——人的思想,可以切实地,影响人的身体状况。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1970年代,一个被误诊为肝癌的病人,几个月后自己被自己吓死了——他死于以为自己有癌症。
背后原理就交给科学家们去研究吧,我们应该关心的是如何应用人体的这种机制呢?
首先,睡眠不好的人,如果你认为自己睡眠足够,哪怕你明明睡得很少,你在很大程度上也不会有什么睡眠不足的症状。
想减肥的人,吃东西的时候,就应该以享受美食的心态去吃没一顿饭,无论吃的是什么,都应该告诉自己我吃的很好,很多,很饱了,让身体减少分泌饥饿激素。
还有一个针对清洁工的实验,酒店的84个清洁工分(身体状况一般,血压普遍偏高)为两组,其中一组被实验人员告知他们每天干的活要消耗200卡路里的热量,这已经符合美国医学界的锻炼标准——你们干活就是在锻炼身体。
一个月后,被告知是干活是锻炼的那一组,平均体重下降了一公斤,血压也下降到了正常水平。而另一半没有这种效应。
两种解释:一是、清洁工的心态直接地、自动地影响了健康;二是、被告知干活是锻炼的人干活的时候更卖力了。
经过研究,解释更像是第一种,一个长期跟踪研究,考察了6万人的“健康心态”和他们而是年来的实际健身情况。结果发现心态币锻炼水平更重要。哪怕两个人的锻炼时长和锻炼水平一样,那个以为练得好的人,他的死亡率也比那个悲观的人低很多。
心态对“抗衰老”的影响就更大了。据报道,让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在一起假装年轻了20岁——哪怕只有五天,他们的关节炎症状也减轻了,站的也更直了,那脑反应也更快,智商都提高了。
如果你心态年轻,你能平均比人多活7.5年,如果你整天说自己不行了,自己真的老了,你甚至有可能提前38年得老年病。
还有每天早上必须和咖啡才有精神工作的人,在喝了被告知加入了咖啡因的清水(实际上只是清水)之后,也能有相同的效果。
最让我意外的是:“哪怕你知道这是安慰剂,它还是会起作用!”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个好消息,我之前也试图用安慰剂效应来帮助自己,可内心深处始终认为这是在欺骗自己。
“哪怕你知道这是安慰剂,它还是会起作用!”如果是真的,难道是也是因为我信了这句话所以这句话才真的生效了吗?也就是说我不信这句话,这句话就不生效,我信了就生效。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每天是不是应该:
当感觉自己不舒服的时候告诉自己,装什么病呢?你很健康的。感觉自己老了的时候告诉自己装什么老,你还很年轻。你每天工作干活其实就是在锻炼身体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