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说谎”,可能很多家长的反应都是由内而外地担心,然后是嫌弃。再然后就是学习和使用各种“揭露”及应对的方法。
昨天,也有一个关于孩子“说谎”的个案,说孩子竟然已经可以在“说谎”时候,做到脸不红心不跳,面无表情,习以为常。
我说“孩子说谎也有值得让你喜悦的部分”,家长愕然!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与不同年龄的孩子玩猜纸牌的游戏,并告诉他们,如果猜中就会得到丰厚的奖励,而且在实验过程中间都设置了一个环节:
孩子在抽牌后,老师将纸牌放在桌面后离开,然后从摄像头看孩子们的表现。
结果显示90%的孩子会在老师离开后掀开纸牌看。而且实验中发现,2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会撒谎,且实验中撒谎后不承认的占到20%,3岁就已经占到50%……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承认撒谎的比例越高,之后后逐渐变缓。
这个实验有三点证明:
一、撒谎并不是后天养成;
二、孩子撒谎后你不一定能全部识破;
三、撒谎与人格无关且不一定会发展为病态撒谎者。
而且在深入的研究中发现,越早撒谎的孩子他们的“心智”与“自控”发展的越早。而这两种能力是孩子健康健全成长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孩子成长中里程碑式的典型发展特征。
所谓“心智”就是孩子读取他人知道、不知道的能力;
所谓“自控”就是控制自己情绪、表情、言语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的不足直接会影响孩子出现各种情绪障碍、人际障碍甚至注意力障碍等心理问题。
所以,孩子撒谎并不是问题,但是我们的情绪与反应却可能是问题。
所以,面对孩子撒谎,父母在喜悦之余需要做到两点:
一、情绪要“求稳”。将孩子的“撒谎”含容在自己可以接受的情感里,让孩子感受到有容乃大!
二、反应要“求是”。将孩子的“撒谎”倒推到自己可以感受的动机里,让孩子感受到动机美好!
孩子的“撒谎”里藏着“心智成熟”和“自我控制”的种子,不要让你的过激情绪和不当回应成为孩子障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