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网上出了一则新闻引发人们的热议,说是一个十岁小男孩奥数、围棋、轮滑、英语成绩都很好,却对他的一个亲戚说:“我爸妈不配有我这么好的儿子。”
父母辛苦抚养孩子长大,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言论?
咱们先不说谁对谁错,单从文字上来讲,孩子通篇强调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他觉得父母不尊重他,“那不是爱,是一种道德绑架”!
爱,一个多么优美又沉重的字眼!
那什么是爱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切身的体验,是思想上的感受;爱是双方的,有主体有客体,主体施与爱,客体接受爱,但是如果主体施与的爱让客体接受不了,让他感受不到爱,那么双方就会产生矛盾。
好了,答案出来了,让孩子产生这样言论的原因是,
他接受不了父母给予他爱的方式!
我相信,世界上100%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世界上100%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吗?
我看不一定。
新闻中的父母肯定是爱孩子的,他们送孩子去学奥数,学围棋,学轮滑,学英语,这不论在哪个家庭,都是既花金钱又费精力的。
而孩子在各方面也都很优秀,他是父母的骄傲,所以他的父母用了大多数人都会用的方法,在朋友圈晒孩子的学习成绩,晒孩子吃饭的照片,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我有一个多么优秀的儿子。
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文中的小男孩是个聪明又早熟的孩子,他不喜欢这样的炫娃方式,觉得太张扬,跟父母也沟通不了,因为“什么想法都没尊重,只是按照父母的意思来。”
看,爸爸妈妈们,你们是爱我,但是你们爱错了方式!
不光是这个小男孩,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被父母用自认为爱你的方式“爱过”:
妈妈说:别摸泥巴,脏!可是你很想玩泥巴~
妈妈说:看你,就吃这么点东西,快,再把这口菜吃了!可是你已经吃饱了~
妈妈说:别要这个蓝的,要这个粉色的,粉色的好看!可是你就喜欢那个蓝色的~
妈妈说:快跟他断了,我是为你好,以后你就会明白了!可是后来你也还是不明白,反而那时候的痛苦记得清清楚楚~
爸爸说:别废话,听你妈的!... ...
父母总想让孩子们听话,那是因为他们想通过自己的经验教训指导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少走弯路。
好吧,我承认,这个初衷是好的,但是这未必会带来理想的效果,就算能带来理想的效果,难道就没有更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吗?
当孩子很想玩泥巴的时候,妈妈可不可以说:玩泥巴可以,但是玩完之后要赶紧洗手,并且和妈妈一起把脏衣服洗干净!
当孩子已经吃饱了的时候,妈妈可不可以说:今天你吃的东西不多,营养也不均衡,下次要多吃一点!
当和孩子一起去购物,妈妈可不可以说:你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但是妈妈觉得粉色的好看一点,所以最后决定权还是在你!
当孩子面临抉择时,妈妈可不可以说:我知道我说他的缺点你不爱听,但是请你以一个成年人的观点,冷静客观的想一想,我说的到底是对还是错!
当孩子询问爸爸的意见时,你可不可以说: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我更偏向于你妈妈的观点!
这样的回答方式,会让孩子在人格上觉得他们和父母是平等的,是被父母尊重的,进而引发他们在思想深处的思考,我相信经过深刻的思考,孩子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以啊,爸爸妈妈们,请你们以孩子们喜欢的的方式来爱他们吧!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若想让孩子怎么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孩子,不要再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你想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