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同学们聚精会神的神态,听着他们沙沙的写字声,内心是幸福的、愉悦的。
一个低着头,十分专注的男孩子进入了我的眼帘。
我悄悄地走下讲台,看到他正专注于一本课外书,好像叫《嗜血星空》,我让他把书给我,他在和我讨价还价,一个目的便是不想把书给我,而我的目的则是拿到他手中的那本书。
“我希望你把书给我”我在他面前一直伸着手说。
“老师我以后不看了,行不行?”他想用保证护全他的书。
“如果一不给我,那我的手就一直这样伸着,直到你把书给我的那一刻。”
他哼哼唧唧地不给我书,我一直伸着手在等待。
过了一会儿,近边有几个同学开始督促他把书给我,他依然无动于衷。
“我相信你不会让老师一直在这里等着,因为我的手臂很累。”等待的同时,我不时地说两句表扬他的话语。
时间漫漫地流逝,几分钟过后,他也许是禁不住旁边学生的催促,也许是感觉自己的美好品质不允许他这种让老师一直等待的行为。
他给了我一本《海底两万里》,接了书,我仍然在等待那本书。
“老师,我把书给你,你会不会不给我?能不能把刚才的那本书幻给我?”迫于“压力”,他坚守不拿出书的壁垒,似乎出现了一些漏洞,我看出了他丝丝的胆怯,和轻微的动摇。
最终,那个男孩子把那本书放到了我手上,看上去神情也变得轻松许多。
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厉声呵斥他把书给我,而是用等待,表扬等方法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目的。
课下我对这位同学工作,肯定了他的美德,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这件事最终完满解决。
真想说,孩子谢谢你,没让我空手而回,同时也护住了我们各自的尊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