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成大坝溪流断,
峡变平湖远近闻。
干旱渠浇田万亩,
水源饮用众皆欣。
高青老乡陈芳兆先生新句,写了高峡平湖《马夹塘水库》。
马夹塘水库下方,有一巨石,形如马头,歌曰:
听说凤山风景美,
天宫神马下凡游。
禾苗不辨夜间吃,
雷劈分身在峡沟。
你知道马夹塘之名有来历了吧?
心心念念的马夹塘,我曾梦想多年,千万遍地想象过她的模样。
2018年11月中旬,终于跟随艺术摄影家学会的大师们一起“见证绿水青山”,徒步18公里,足迹留遍马夹塘、皇帝湾、鹿篆垭和狮子山。
几个地方都走过,马夹塘却是初见,一见倾心:你好,马夹塘!
蓝天白云下,清凌凌的水,绿悠悠的山,令人心动神驰,神清气爽。
上世纪1977年,马夹塘水库动工。那年收完庄稼,大部队从郭扶出发来到石龙公社平等大队。
建库大军由郭扶区区长王彪带队(总指挥长),副指挥长肖光焱、王明清、曾庆勇、马永方、罗伯勋等跟随,领着14个连队、1400多人踏上征程。
那一天,民工们背着谷草、被褥、手拿工具上工地。
统一指挥的欢送队伍,敲锣打鼓,欢歌劲舞,送了一程又一程。被送行的民工也激动万分,感觉像光荣参军去。
44年了,当时那个阵仗,那激荡人心的一幕,建设者们回忆起来,依然泪湿双眼激动不已。
大部队紧赶慢行,行走在山间小路,如一条蜿蜒长龙,绵延几里地,首尾不相见。
修建马夹塘水库,全区总动员,实行军事化管理:团结合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责任到位。
初上马夹塘,困难重重:资金紧缺,物质匮乏;各连队配合不协调;天公不作美……
马夹塘指挥部总支委,超常发挥领导智慧,调动各支部(一个连队就是一个支部)党员,干群一心,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历时三年,终于修建完工。
今天的人们,很难体会那时的万众一心和热火朝天。
当年,各公社的许多“知青”们也在建库大军行列,比如一连的简元贵、李明亮。
还有女子连的连长胡光辉、指导员欧甄碧等。这几位知青都来自桥河齿轮厂。
当年的知青帅哥美女,而今早已退休。建设马夹塘水库的经历,他们该记忆犹新吧?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是城里人,却跟所有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大家吃的是粗粮,付出的是青春、热血和汗水。
水库总部年度表彰先进个人的奖状,其背景对联书法十分霸气威武:
“雄心治服千条水,壮志劈开万重山!”
还有“快马加鞭争朝夕,壮志凌云写春秋!”
那是怎样的热血沸腾?又是怎样的豪情万丈啊!
我父亲简富国也加入了马夹塘水库的建设大军。
高青乡的8连、9连200多人日夜奋战。起初,8连指导员不熟悉工作,有些跟不上节奏。
指挥长着急,反映到区里。郭扶区区委书记刘志明指名要我父亲简富国去当8连指导员。
时任新设大队的代文品支书不乐意:“本大队也离不开他呀。”
刘志明书记承诺:“我退给你10个劳动力,你赶紧把简富国给我派过来。”
于是,我爸以一顶十,走马上任。
我爸参与过“郭青公路”、“分水支路”等工程建设,富有经验、领导力及行动力,指导员干得得心应手,且很快带出一帮积极能干的年轻人。
半年后,老爸加入总支委,调去后勤部,总管水库所有员工的钱粮补助和工分收入,工作量大得惊人且不能出错。
幸好老爸会计出身,算盘门儿清,谨慎而精细,当时34岁,正值壮年,虽然劳神费力,但内心愉悦。
我特意拍了好多照片,回去分享给老爸。
回想起当年的马夹塘经历,老爸和他的战友们都感慨万千吧?
那时的郭扶区管辖6个公社,分别是:
郭扶公社:1.2.3连队。
篆塘公社:4.5连队。
高庙公社:6.7连队。
高青公社:8.9连队。
分水公社:10连队,另有一个独立排,专门打洞、放炮。
石龙公社:11.12.13连队。
女子连:14连队。
(备注:具体编号或许有误,参与过马夹塘水库的建设者们多多包涵哦。)
建成后的马夹塘水库坝高32.65米,坝顶长160米,水面64亩,总库容116.49万立方,主干渠长11公里,有效灌溉面7254亩。
马夹塘水库水源充沛无忧,水质清甜养人,供应着郭扶镇和水库附近几个村的灌溉和饮用水。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修路今人得享。水利建设惠及万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郭扶境内修建了大大小小17座水库,280口山坪塘。古往今来,这是本地最了不起的功绩,必须大书特写!
在此,要特别向牺牲在马夹塘水库的建设者致敬!敬请记住他们的英名:
欧恒英(女子连,牺牲时不满18岁);高思泉;赵应淳;周世权。
一拜——感恩,感恩有你们!
再拜——英灵安息,来世美好!
三拜——愿你们保佑马夹塘,保佑这一方你们付出青春和生命的灵山秀水,保佑永远缅怀你们的父老乡亲!
请听简子为你们唱支山歌:
农耕五千年,水利古今传。
功德福桑梓,惠民心坦然。
心驻马夹塘,魂兮佑凤山。
英名留青史,风骨傲世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