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上初一的女儿布置了一篇作文《乡情》。一拿到这个题她就蒙了。不知道从何开始写,也不知道写什么。
于是,将一些描写风景的优美词句堆砌在文中。写到半路却无法继续下去了,因为她自己也没看明白写的是什么。她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我,楚楚可怜的样子。
教她先搭好骨架。开头抒情,中间分三个部分分别写家乡的美景,美食和风土人情,最后结尾借景抒情便可大功告成。
谁料她似懂非懂地答应了后,写了大半天却仍然不知所云。顿时火冒三丈,气急之下便想自己先示范一篇下水文。
结果尴尬的是,我提起笔却和她一样卡住了。因为平时不注意积累,生活中又不仔细观察,没有丰富鲜活的素材积累,整篇文只剩干巴巴的骨架。
顿时就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教小学生作文却没有获得成功的症结所在,一直在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想当然地总结了一大套理论,却从未亲自实践或者尝试。
骨架搭得再好,没有动人的情节,细致的描写,精心的布局,一切都不过纸上谈兵。而贴切得体的语言,是一篇作文成功的基础,如果连这一点的达不到,只会像挤牙膏似的举步维艰。
就像今天看到一篇以学生为主题的征文。刚看到题目时非常窃喜,感觉有无数的内容可以写,可是当我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的学生生活梳理一遍 时,才发现真正能回忆起来的情节少之又少,待到要真正提笔写下来时竟一时间失了语。
暗自提醒自己,今后遇到任何作文题不要轻易想当然,而是要先快速构好思,布好局,一字一字通畅地写下来,并经反复修改后才能算完成。
教,先从学开始,学,先从践行开始,只有教学相长,才能让写作得到真正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