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猪老师在慢学校介绍了一个实践社区的模型,用图形表示是这样的:
一个实践社群有三个要素:领域,社团和实践。
领域,就是社群共同关心的主题。社团是社群成员共同关心的主题。实践是社群为创造知识、行动和作品所采取的活动。
2016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如何建一个有效的共读群》,介绍了我第一次参加共读群的总结和反思。
他的共读规则是:
阅读进度每天一节,每章读完一次复盘,正好一个月读完。要求是每天发一篇 50 个字以上的笔记,若当天 24 点前没发,则第二天要发一个 20 元红包(分 6 份),否则请出。
之后我也用这种方式小规模组织过几次共读,读了四五本书,但因为是在熟人的圈子里,就取消了发红包的惩罚方式,只要求发 50 字的笔记。但即使这样的要求,也很少有人能完成,输出比输入要难的多了。
两年后再去看这个共读群,就发现它的问题:
1、只有领域和实践,即确定的领域——某一本书,实践——共读规则,但缺乏社团——没有组织结构,社团成员没有互动。
最终的结果就像模型所示,共读群成了一个数据库,里面沉淀了每个人的读书笔记,但却没有出现碰撞和整合,因此什么都没有创造出来。
2、缺乏驱动力。当满足胜任、自主、归属的基本需要,才能产生驱动力。但这种共读方式,没有顾及到这三种需要,因为没有考虑社团的基本问题:哪些人可以加入社群?社群成员间如何互动?社群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 加入社群的成员不能胜任书籍的难度;
- 缺乏互动和组织结构没有归属感;
- 固定的阅读进度和输出方式,未满足自主需求。
3、外部激励伤害动机。
没有完成输出任务就发 20 元红包,在金钱和面子上给予学习者双重压力,看似有效,其实并不符合心理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外部奖励和惩罚,都伤害动机,产生消极的情绪和结果。(关于驱动力,见《如何激发你的动机?》)
那么如何建立一个符合实践社群的读书小组呢?
简单说,就是领域,社团和实践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且应当平衡地发展。
1、领域:读书小组的领域,基本上就是读书。
2、社团:
- 加入社群的人应该对这本书有内部动机,比如在加入之前要告知阅读的动机;
- 社群成员之间应当有互动的机制,比如周会,互相点评;
- 社群成员有分工,比如负责管理、负责记录、负责分享等。
3、实践:
- 有共读进度;
- 有共读规则;
- 有共同的目标。
实践社群,目标是获得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所以两年前那个共读群的理念依然是对的:输出大于输入。
当信息通过我们的工作记忆,进入长期记忆的时候,其牢固程度是信息有意义的程度成正比。而输出,就逼着你对信息进行精细加工,与大脑中的已有信息整合,成为对自己有意义的结构,因而更难以忘记。
对于共读规则,除了输出大于输入,还可以对读书小组的运作方式进行分层:
- 对于初级阅读者,以养成阅读习惯为目的,可以采用阅读打卡的方式;
- 对于中级阅读者,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的,可以采用写读书笔记的方式;
- 对于高级阅读者,阅读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
最后,读书小组未必是以读完一本书为目的,也可以交流读书心得,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这种读书小组最著名的案例,是淡墨会(The Inklings),这个始于 1930 年代的小组,由几位住在英国牛津的友人组成,其中最知名的是 J·R·R·托尔金和 C·S·路易斯。他们聚会的方式,是选择每个人自己的作品,或者把存在脑袋里思考的东西带来,聚会时大声念出,激起别人的想法,产生对话和讨论。也就在这种氛围当中,催生了著名的两部魔幻小说《指环王》和《纳尼亚传奇》。
这就是读书小组的魔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