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宣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和同桌在校园门口遇到个卖糖葫芦的,6毛钱一支。两位同学搜遍全身找到1元钱,和卖糖葫芦的商量1块钱两支,老板不愿意。宣宣说:你这么多糖葫芦要赚好多钱咧,卖给我们便宜点有什么要紧? 老板还火了:“能赚多少呀!我这生意不赚钱,走了,买不起就别买!”
宣宣也火了:谁买不起?我要是带了书包,能把你这一树糖葫芦全给买了!
老板火:你买了也吃不掉,你要能吃掉这一树糖葫芦我不要钱!
宣宣火:你讲话算话?
老板火:怎么着,你要吃?好啊!能一根不剩的吃完我不收钱!
... ...就这样,宣宣在越来越多的围观人群中,开始了吃糖葫芦之旅... ...
据宣宣本人回忆,那次惊动了她班主任,有人报告老师,班主任跑到校门口拉她回教室,当时她吃的正欢呢,当时一树糖葫芦竟已经被吃了一小半,糖葫芦老板又惊又气,不让她走,要继续吃... ....老师劝,同学围观,老板想骂街,那次......
宣宣说自己的故事,我常常笑到肚子疼。
十多年前,我住桂林西街,宣宣是我隔壁的邻居,她是我见过最爱“赌”的人。
我给宣宣取了外号“啤酒大王”,太能喝了,从没看过哪个女生一次可以喝6瓶啤酒。周末时,宣宣经常和我约在门口的“白玉兰小吃店”一起吃早午餐,她爱排骨年糕,我点小笼包,我们常开玩笑说,这可能是最有中国特色的brunch。宣宣有时候会自带两瓶啤酒,我笑着打趣,你将来可能会适合一个酒鬼老公。
有一次午后三四点,还是很热的夏天,楼下遇到趿着拖鞋的宣宣,她上身一件oversize白T松松垮垮,下身boyfriend款破洞牛仔裤,瘦瘦的162左右身躯微微有点撑不起那件白上衣,倒很像一个帅气的街头小混混。如果不是邻居,我大概一辈子不会有这种style的朋友。
看到我后,也不问我是否有事,就拉我一起,说这几天小区门口每天停个大卡车卖西瓜,下班遇到好几次了,今天去买吧,这种西瓜可比水果店里的好吃呢!
挑西瓜的时候,宣宣问老板,瓜甜吗?
老板说:不甜不要钱!
宣宣说:你有西瓜样品吗,我们尝尝。
老板说:没有!这热死人的天,切开的西瓜一会儿就馊了吃了肚子疼,而且不卫生,尝样品的人不多的!切一个你就吃一小口剩下的岂不是浪费了,不切!
宣宣笑说:你切一个试试,我能一口气吃完。
老板瞅瞅宣宣,似乎是在藐视宣宣那并不魁伟的身材,藐视道:你要能一次吃完我一个西瓜,我免费送你十个!
听到这,我惊恐的看着宣宣!我想起了她的年少蠢事!糖葫芦事件!
我伸手拽宣宣的衣服:别搞了,赶紧买一个咱们走吧!
宣宣不以我动,对老板说:讲话算话?
老板拿起西瓜刀,作出切西瓜的势头道:要不要切?
宣宣略微变了脸色,只短暂犹豫了三秒:切吧!
... ...结果是,宣宣在我和老板惊惧的目光中吃完西瓜,已经有一波好奇围观者还偶尔起个哄:“老板,送十个西瓜给这小姑娘吧!”
别问我为啥一直没拦着,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宣宣的泼皮气场过于强大,我这没见过世面的被镇住了。
就这样,我(大写)们(大写)最后得到了免费的十个西瓜!至于后面我又是怎样事后回魂想到这奇葩事就一直笑个不停,我们两怎样想办法快乐的运回十个大西瓜的故事,又得另起一篇了。
邻居的关系确实很奇怪,我们像是很好的朋友,兴致来的时候可能连续三五天约着聊天出去逛。有各自事情忙的时候一个月都不会联系一次。那个年代还不是微信聊天时代,人们习惯于打个电话,有事说事。我们都并不热衷于“手机不离手”这种如今的日常。
而且,我最后搬家离开的时候因为有些个人烦心事,并没有记住和宣宣打个招呼。
就这样,失去联络。也不知道可爱的宣宣后来有没有找到她的酒鬼老公。
每年夏天开始海吃西瓜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宣宣,一个个性独特,并不张扬,但张扬起来又让人招架不住的女生。一个以我正常的交友方式,一辈子都不可能再遇到的一个特别的灵魂。
所以有时候我会有点意难平,为什么当时没有留下她的联系方式。
又有一年,我成了三毛的粉丝,通读了一大半三毛的文章,有一篇是三毛和一个日本小贩子之间偶得友情的故事,失去联络之后,三毛的那种内疚,以及苦苦再找寻的心心情,竟让我的看的哭了。
夏天又来了,上个星期买了一个西瓜。老公不在家,女儿吃了三片就玩去了。切开的水果不喜放置,总该吃掉剩下的或者扔了剩下的。于是撸开袖子打算多吃点。
吃着吃着,就再一次想起了宣宣,一个十多年前的,淡淡的好朋友。
520,隔空表白一下这位失去联络的朋友,画片西瓜送给你,宣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