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风·伐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西周时期的山歌,既强调了婚姻中媒人的重要性,又注重对所娶女子的实际观察,诗中以伐柯比喻择偶的标准,即从日常的生活能力来判断女子的贤能与否。此诗就是一首朴素的生活交响曲,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朴素的画面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全诗二章,每章四句,全为四言句式,简单而琅琅上口,在手法上运用起兴,因事借物,为诗歌创造出自然深厚、含蓄蕴藉的艺术魅力。
作品名称
豳风·伐柯
作者
无名氏
创作年代
西周
作品出处
《诗经》
作品体裁
四言诗
注释译文创作背景作品鉴赏
作品原文
豳风·伐柯⑴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⑵。取妻如何⑶?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⑷。我觏之子⑸,笾豆有践⑹。[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豳(bīn)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七篇。豳,古邑名,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伐柯:砍取做斧柄的木料。《说文解字》:柯,斧柄也;伐,击也,从人,持戈。
⑵匪:同“非”。克:能。
⑶取:通“娶”。
⑷则:原则、方法。此处指按一定方法才能砍伐到斧子柄。
⑸觏(gòu):通“遘”,遇见。
⑹笾(biān)豆有践:在古时家庭或社会举办盛大喜庆活动时,用笾豆等器皿,放满食品,整齐地排列于活动场所,叫做笾豆有践。此处指迎亲礼仪有条不紊。笾,竹编礼器,盛果脯用。豆,木制、金属制或陶制的器皿,盛放腌制食物、酱类。践,整齐排列貌。[2][3][4][5][6]
白话译文
怎么砍伐斧子柄?没有斧子可不成。要娶妻子怎么办?没有媒人可不行。
砍斧柄啊砍斧柄,这个规则在近前。要想见那姑娘面,摆好食具设酒宴。[2][3]
创作背景
从《豳风·伐柯》字面意思来看,这是一首迎亲之歌。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婚姻文化的形成时期。许嘉璐就曾经在《先秦婚姻说略》中将这一时期称为婚姻问题的“过渡阶段”。周公制礼,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婚姻是形成家庭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倍受重视,同样被纳入了礼的范畴,确立了聘娶婚的核心体制。“媒氏”也成为专门的官职,掌管“万民之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开始借助权利途径进入百姓生活,并形成定式影响后人的婚姻生活。《礼记·郊特牲》:“夫昏礼,万世之始也。”着重强调经过漫长原始社会时期演化而形成的婚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永恒存在的。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聘娶婚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婚姻制度,逐渐占据了社会婚姻的主导地位,成为当时婚姻形制的主流。
媒妁在聘娶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完成一桩婚姻,必须履行“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礼记·昏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媒妁的穿针引线。“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礼记·昏义》)据《说文解字》:媒,谋也,谋合二姓;妁,酌也,斟酌二姓也。这里“谋合二姓”,就是“合二姓之好”,帮助两姓男女缔结婚姻;“斟酌”,就有权衡利弊、择善而定之意。许慎的解释将“媒”“妁”两相互补,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媒妁”作为专用名词的语源。聘娶婚有三个要素:首先就是媒妁之言,二是父母之命,三是纳币。于是《礼记·曲礼》说“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仪礼·士昏礼注》:“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媒氏下通其言”,女家“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礼”。这是当时社会婚姻活动所普遍遵循的准则。通过媒妁的沟通获得父母同意后,才能形成双方的婚约。这就是《豳风·伐柯》所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2][3]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豳风·伐柯》是首男子新婚燕尔时所唱的歌,描述了他婚姻的美满。首章明白告诉读者:媒妁是使两人好合的人。男女双方的结合,要有媒人从中料理,婚姻才得以成功。作者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其道理就像做个斧柄那样简单明白,兴中有比,比喻浅显易懂。
诗的第二章赞美了新婚的妻子,但奇怪的是,一不赞其年轻貌美,二不言其和顺温柔,独独说“笾豆有践”,赞赏其善于料理祭祀宴飨事宜。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男子很兴奋地看到,他的新婚妻子料理宴席祭祀有经验。封建社会里,娶妻是以祖宗“血食”、延绵家族为目的,因而理想的女人不是貌美、健康,能生儿育女,而是能够辅佐宴飨祭祀。“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椒聊之实,蕃衍盈掬。”(《国风·唐风·椒聊》)暗示这位女子的外貌,是一个多子多孙的美女子。
诗中的男主人公满心欢喜因为娶这样的女子为妻。他郑重提出“笾豆有践”这一点并因此而满心欢喜,宣布其婚姻的美满。认为只有懂得笾豆之事,才真正“宜其室家”。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了封建的伦理观念、宗法观念已经渗透到婚姻生活中,成为衡量爱情是否美满的准则了。
此诗从语义上分析,有两重意义,一是文本的表层语义,二是作为引申隐喻的深层语义。
从文本语义来说,《豳风·伐柯》以砍伐一支合适的斧头柄子作比喻,说男子找一个心目中的妻子,如斧头找一支合适的柄子一般,要有一定的方法程序,也要有媒人、迎亲礼等基本的安排。男子心中的得意,情绪的兴奋,都凝聚在这首自得自悦的欢歌中。在古代诗歌中,常以谐音示意。“斧”字谐“夫”字,柄子配斧头,喻妻子配丈夫。诗中所说“匪媒不得”“笾豆有践”,也是具体地写出古时娶妻的过程:媒人两家介绍牵线,最后双方同意,办了隆重的迎亲礼仪,妻子过门来。这是中国古代喜庆民俗的场景,也表示中国人对婚姻大事的严肃重视。
从引伸隐喻义来说,重点落在“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这两句诗上。此处的伐柯,已经不是丈夫找妻子那样狭义的比喻,而是广义地比喻两种事物的协调关系:砍伐树枝做斧头柄,有斧与柄的协调关系;做其他事情,也有两方面的协调关系。要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做到好的柄子配上好的斧头,那就不能背离基本的原则方法(“其则不远”)。如果砍下的枝条歪七扭八,过粗或过细,都不能插进斧头眼中,成为适手的斧柄。砍取斧柄,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则、方法。那么,协调一件事物或一种活动的双方,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则、方法。从具象的斧与柄的关系,上升到抽象的一体两面的关系,这个比喻就有了广泛的意蕴,启示了一个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按一定原则才能协调。后人常用“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来表示有原则的协调关系,来引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就是从广义的比喻性来理解这两句诗的。
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一方面强调“匪斧不克”“匪媒不得”,因为运动变化需要一个中介,所谓“自内出者无匹不行”,或如阳明子所言“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另一方面又主张不能心外求理,“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自身,外面的中介只是“应”,“感”才是运动变化的主宰,或云“自外至者无主不止”。整首诗是在阐述《易传》“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道理,前半部分说“无平不陂”,后半部分说“无往不复”。
此诗歌者采取了设问的方式,从最浅显的比喻入手,言简意赅,形象鲜明,把娶妻必须行媒的道理说得很明确、很具体,给人一种不可置疑的印象。诗意单纯明朗,语言朴素自然。在一问一答的陈述中,歌者那喜形于色的情态也跃然纸上。由于此诗说到娶妻要有媒妁之言,再加上“伐柯”的比喻朴素明朗,浅显易懂,后世遂以“伐柯”“伐柯人”称作媒人,称替人做媒为“作伐”“伐柯”“执柯”。[2]
思:伐柯以配斧,媒妁以嫁夫,其则不远,逐成夫妇。具有哲学意义,又有混沌学的概念。
1.混沌学
混沌学(英文:Chaos)在科学上,如果一个系统的演变过程对初态非常敏感,人们就称它为混沌系统。研究混沌运动的一门新学科,叫作混沌学。混沌学发现,出现混沌运动这种奇特现象,就是由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因素引起的。
中文名
混沌学
外文名
Chaos
提出者
E.N.洛伦兹
提出时间
1972年12月
什么是混沌呢?混沌是决定动力学系统中出现的一种貌似随机的运动,其本质是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
如我们常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西方控制论的创造者维纳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述: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钉子缺这样一微不足道的小事,经逐级放大竟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系统对初值的敏感性又如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蝴蝶效应中所说:“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可能会在德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混沌。环顾四周,我们的生存空间充满了混沌。混沌涉及的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社会经济,甚至触角伸进了艺术领域。
混沌学的传道士宣称,混沌应属于20世纪3大科学之一。相对论排除了绝对时空观的牛顿幻觉,量子论排除了可控测量过程中的牛顿迷梦,混沌则排除了拉普拉斯可预见性的狂想。混沌理论将开创科学思想上又一次新的革命。混沌学说将用一个不那么可预言的宇宙来取代牛顿、爱因斯坦的有序宇宙,混沌学者认为传统的时钟宇宙与真实世界毫不相关。
2.则”是会意字。[6]在图1的金文中,左为“鼎”右为“刀1”,表示用“刀”在“鼎”上刻画。部分金文左为两个“鼎”(图2),孙常叙对此字形解释是:“西周金文‘则’字从两鼎一刀,化一般为具体,以鼎代器。上一鼎是所比照的器样,下一鼎是比照器样傲制出来的模型母胎,从刀,表示对它照样进行整形雕饰。把古‘则’字字形结构所反映的词义特点和《说文》所记‘等画物’的‘则’字古义统起来,可以使我们在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程序上又看到一道工序。”“《说文》所的‘等画物’就是比照样子刻画器物——照样子作东西。”[7]成批地制作器物,必须首先设立标准,然后按照同一标准生产,长短、宽窄、大小就会相等,形状也相同,而且,在上古人们多将刑书、律法铸于大鼎,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所以“则”有标准、准则的含义。[8]
图3为春秋金文,图5是战国简牍文字,图6是战国金文,均沿袭西周金文。小篆(图7)将金文的“鼎”讹变为“贝”,隶书(图8、9)、楷书由小篆体演变而来。[2]
由法则、准则的意思,“则”又能泛指普遍遵守的规定,如:原则,规则。准则、法则是学习的标准,“则”字引申为榜样、模范。成语“以身作则”也正是这个意思。“则”从法典规章又引申为遵守、效法,用作动词,如《论语·泰伯》:“惟天为大,惟尧则之。”两句话大意是:只有上天才是伟大的,而只有尧才能效法上天。凡法典规章,其内容都不止一项,须分别款,一一开列,所以法典规章的一条一款一项,就称为一则。这样“则”又引申为量词,现代汉语多用于计量篇幅短小的文章,如两则新闻,三则寓言等。
此外,“则”还是一个文言虚词,主要用作连词,多表示条件或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那么”,如成语“不平则鸣”,“水至清则无鱼”。“则”作为虚词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也经常使用。[9]
《尚书·禹贡》:“咸则三壤,成赋中邦。”
权衡,衡量。
《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取古则今。”
作;做。
宋·杨万里《过乐平县》诗:“笋蕨都无且则休,菜无半叶也堪羞。”
《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沈将仕谨依其言,不敢则一声。”
展开全部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10]《汉语大字典》[11])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刀部】子德切(zé)
等画物也。从刀从贝。贝,古之物货也。
𠟻,古文则。
𠞋,亦古文则。
𠟭,籀文则,从鼎。[12]
说文解字注
等画物也。
段注:等画物者,定其差等而各为介画也,今俗云“科则”是也。介画之,故从刀。引伸之为法则,假借之为语词。
从刀贝。贝,古之物货也。
段注:说从贝之意。物货有贵贱之差,故从刀介画之。子德切,一部。
𠟻,古文则。
段注:重贝者,定其等差之意。
𠟭,籀文则,从鼎。
段注:鼎部曰:“籀文以鼎为贝”,故员作𪔅,㜏作𡤀,霣作䨶,则作𠟭。[13]
广韵
子德切,入德精 ‖则声职部(zé)
则法则。子德切。三。[14]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部】 则;康熙笔画:9;部外笔画:7
古文:𠟻、𠟭、𠞋、𠟔
《唐韵》《正韵》子德切。《集韵》《韵会》即德切。竝音侧。《说文》:则等画物也。从刀贝。贝,古之物货也。徐曰:则,节也。取用有节,刀所以裁制之也。
又《玉篇》:法也。《尔雅·释诂》:则,常也。疏:谓常礼法也。《周礼·天官·冢宰》:以八则治都鄙。郑注:则,法也。
又《增韵》:凡制度品式皆曰则。《书·说命》:明哲实作则。
又天理不差曰则。《易·乾卦》:乃见天则。《诗·大雅》:顺帝之则。
又法其可法者曰则。《书·无逸》: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注:戒成王效法文王也。《诗·小雅》:君子是则是效。
又《周礼》五命赐则注:地未成国之名。
又夷则,七月律名。《前汉·律历志》:则,法也。言阳气法度,而使隂气夷当伤之物。
又《韵会》:助辞,又然后之辞。《论语》: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考证:“《周礼》五命赐注:‘则,地未成国之名。’”谨照原文注改则。则改注。[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