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写于2018-03-17)
美国房价变迁思考
“美国是一个大企业主导的城市,因此每个城市几乎大同小异。买东西,都去沃尔玛;吃饭,都去subway;买家电,都去Bestbuy;买衣服,都去GAP;买鞋子,都去Nike……这些大企业几乎垄断了美国人所有的日常消费,是个无处不在的巨无霸,因此自然也要在每个地方聘用当地的员工。再加上电信、银行,小城市里的美国人有很大比例都是在这些大企业工作,收入也都很均衡,大约在3-4万一年,这就构成了美国所谓的中产阶级。”
——中国在未来的二十年后,也会走到这一步,在市场中,某一个行业领域,最终只会存留下最强大的那个龙头企业,在各个行业中最终会形成各个寡头,就好比现在的BAT,房地产中的碧桂园和万科,这些企业会吃掉行业中80%以上的利润。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和经济开放政策红利的消失,中国的快速发展红利会在未来的17年内释放殆尽,GDP的增速回落到2-3%,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随着寡头垄断集团的出现,20%的的人占据了社会80%的资源,剩下的80%人群,只能够成为打工者,。
-----------------------------------------------------------------------------------------------------
“所以这些美国城市和中国内地的很多县城差不多,年轻人能跑的,有能力跑的都会跑到大城市里去看看,毕竟自家门口的生活也是很无聊的。而大部分的美国人可能就这样度过了一生。所以我们看美国的电视,老美很多喜欢谈他们高中时候如何如何,大学时候如何如何,因为他们也就只有这些东西值得回忆,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重复同样的工作。
但是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人如果有一份工作,比如在沃尔玛做个收银的,或者在肯德基做汉堡的,一个月到手可能也就2000刀,甚至还不到,但是基本生活都可以保证——有房住、有车开、还能每年坐飞机去旅游几次。所以对美国人而言,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失业,一旦事业,完了,什么都没了。住在这样的小城市里面,生活是很安逸的”
——但这个打工者于现在不同,因为社会整体福利制度的完善和科技的发展,他们能够过上吃喝不愁,有车有房的“幸福”而无聊的生活,简单重复的过完这一生。
-----------------------------------------------------------------------------------------------------
“不同的是,西雅图有个有钱的大款——微软。一个这样的企业入驻某个城市,基本上可以改变这个城市。要不怎么说美国是大企业主导的国家。微软在西雅图的周边的一个区,自从微软几十年前入驻这个区之后,这个区就迅速发展起来。首先是房价飙升,微软有几万个人在西雅图工作,几万人涌入这个城市,而且都是高消费群体,自然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现在或未来,某个城市、社区的房价关键,取决于当地是否能够出现这样的巨无霸企业,如果这个地区能够出现一个代表新经济成长方向的寡头企业,该地区的房价则会突飞猛进。因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回落到一个较小的区间,那么高于均价的上涨,肯定取决于该地区的供求关系,该地区的经济购买力。目前来看,背靠阿里的杭州、背靠腾讯的深圳,这两个地方的房价增长,已经见证了这规律。上海的衰落,已经是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大城市,真的越来越多的取决于本地是否能够产生出符合未来趋势的巨无霸企业。
-----------------------------------------------------------------------------------------------------
“这里顺便说一下美国教育。相比房价,教育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美国最好的学校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8所常青藤大学,此外,还有一些学校不是常青藤,但是完全是一个档次的,比如斯坦福、芝加哥、麻省理工、加州理工。
这些学校加起来总共20个,都是私立的。所以要评判美国学校档次,排名前20的算一个档次,相当于我们的北大清华。但是我们13亿人口才北大、清华两所学校,美国4亿人口就有20所好大学。所以进这些学校要比我们容易好几十倍。美国人稍微能读点数的,稍微有点钱的,都是想挤进这20个学校。这20个学校四年下来基本上都要20万美金,一般人都负担不起。”
——未来中国的教育,在政策开放的情况下,绝对会走向西方一样的道理,私立的大中小学校,将成为最优质的学校和最昂贵的学校,目前的新教育平台,未来必将成为中国教育的领航者和最贵、最难考入的学校。另外,教育的分层也将成为阶级固话的最终一道柏林墙,一旦这种私立教育的高墙成为主流,也意味着,你当时在哪个层次,子孙后代也是大概率在那个层次了。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历朝历代都有流动性,不过越来越难而已。
-----------------------------------------------------------------------------------------------------
“回到那西雅图的哥们身上。好歹家里资助,不用去贷款读书。四年大学毕业,找工作吧。难找,洛杉矶人多了啊。美国的大学生比中国还多。好歹找到一份工作,在一个也是500强的企业里做销售,一年4-5万。你看到这里就会疑问。20万私立名牌大学出来在洛杉矶才4-5万,高中毕业在堪萨斯超市收银也有3-4万。
这读大学干嘛?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很多美国人(尤其是老黑老墨),都不上大学。17、18岁就去端盘子了。这点美国跟欧洲不同,美国人的大学升学率其实比欧洲要低很多。这样同时说明了一个问题,美国所谓的中产阶级其实是庞大的群体,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只要是中间80%的人群,收入都在这个范围内,不会因为职业和地区有太大的区别。”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如果你的家庭出身不是那20%的阶层,即使你考上了常春藤,也很难晋升到20%的人群中,最多是比普通的中产优越一点而已。这点也特别符合中国的现状,考大学已经越来越难以成为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了,个人命运更多的是和家族命运、社区命运、城市命运捆绑在一起的,你即使在地理上走出去,在价值观、思维方式上,也永远带有你所处阶层的烙印。改变家族命运,如果仅仅靠着家长给孩子补课、学区房这些物理层面的拼,不去进行根性思维、价值观、高阶层伙伴圈的进入等因素的话,只是九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而已。
-----------------------------------------------------------------------------------------------------
“和国内城市不同,国内城市基本上是环形结构,天安门、人民广场就是中心,以此为圆心画圆,越靠近圆心地段越好,生活越方便,人气越足;越往外越乡下。而洛杉矶更多的是块状结构。每个区定位不同,而且好区坏区交错在一起。所以具体到房价,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一些好区,比如好莱坞,比如比佛利,比如靠海的santa monica,房价动不动就是上百万,几百万几千万也不少见。这不在我们普通人考虑的范围内。”
——现在中国的城市规划,已经在向美国看齐了,采用商圈的概念,不同的商圈辐射周围的居住区,原来的圆心结构正在不断弱化,除去北京这种特殊的政治中心以外,大部分的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会靠拢洛杉矶这种区域中心结构。回到房价上来说,商圈发展好坏上,社会因素虽不可预测,但自然资源是确定的,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比如有山有水,自然环境风光秀丽,地皮是会越来越贵的,当然即使你现在住在这个地块上,也并不保证你能够永远住在这附近,不过如果拆迁,倒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因此,现在买房子,整体投资的话,千万不要再抱着买什么市中心的老想法,就是盯紧商圈中心,选择最具自然优势的商圈进入。如果是以出租房为目的,选择的余地会大些,越靠近商圈中心,越是好。另外多说一个,房价规律是强者恒强,越是北上广的高房价,房价的上涨速度越是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