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罪恶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人们会安心于冷眼旁观、无动于衷;当过于罪恶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人们可能会落井下石、集体排斥。当然,这些是我的臆想。看完《方思琪的初恋乐园》那种沉沉的压抑感,一方面来自于对当事者遭遇的悲痛,一方面来自于整个社会态度的惶恐。
孩子,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构建的伊甸园里无忧无虑,远离黑暗。但与之对应的,虐待、性侵、拐卖这些可怕的字眼又从未远离过儿童。没有经历过这些,也许永远也无法体会当事者的伤痛和绝望。
在《方思琪的初恋乐园》中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本是被那个用文字、文学勾勒出的美丽色彩而吸引,而信仰,但突然就要透过这绚烂直面背后的深渊,在性格发展、社会经历都完全欠缺的情况下,她就要去面对一个成人也许都无法很好处理的黑暗,文学的灿烂辉煌越是吸引她,她越无法辨别这背后的糜烂腐败来自何处,于是这灿烂就是黑暗,这圣洁就是糜烂。求助无门,因为太过肮脏;哭泣无声,因为太过脆弱,人生的轨道一旦被大力扭曲,就会被强大的惯性牵引着走上一条不知道通向哪里的路。人的心理总是倾向于自保以及自我舒适,但却不甄别这种自保以及舒适的合理性或者道德性,只是简单粗暴的决定要最轻松的那种,而对于思琪最残忍的也就是她触摸到的这黑暗,来自于她最爱的文学。于是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能谅解自己,能顺理成章的也许就是爱上这罪恶、爱上这黑暗。思琪就这样给自己找了条活路,告诉自己对老师的是爱,多么可怜的自尊,多么卑微的自爱,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理性会越来越占据更多的地位,于是会越来越痛恨当初的自己,为什么没有反抗,为什么没有逃跑,为什么没有求助,为什么可以爱上他?为什么……
书中有对社会的质问,“这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的犯罪”,貌似对未成年人,对弱势群体要保护的密不透风,但是根本上是禁锢,是讳疾忌医,是麻木不仁。所有的评判标准,所有的善恶是非,是站在社会的伦理道德上,冷血、概括、粗暴。思琪几次想要表达,想要求助,就被这种所谓的保护堵上了,那一瞬间孤立无援,冰冷刺骨。可这种约定俗成的力量如此可怕,可怕到长大后的那个孩子,只会用成年后的观念去评判当年的自己,忘了当年的胆战心惊,忘了当年恐惧畏缩,忘了当年的求助无门,忘了当年的自己只是一个孩子。
书中有那么多听起来又诗意又野蛮的话:
世界上愈是黑白分明的事情愈是要出错。
有的人眼镜的银丝框却像勾引人爬上去的栅栏。
说不出口的爱要如何与人比较,如何平凡,有如何正当?
为你浪费的时间比其他时间都好,都更像时间。
看到她的泪眼马上就生气了,站起来就走,不懂世界上竟有人在她哭之前就先哭了。
喝海水的人都是渴死的。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他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
诚实的人是没办法幸福的。
可是这每一句话的矛盾、分裂都如此直接,就像方思琪对自己的定位和思考,即美丽又肮脏,即自尊又卑贱,即是纯净文学的忠实信徒又是坠入深渊的肮脏小鬼,得不到社会伦理的谅解、得不到自我心灵的救赎,于是结局似乎注定了。
写到这里是完了,但是每每想起心里还是压抑,不求每个人都能理解,只是希望更多的人在听到类似的事情可以不表态,可以不发声,只是不要用鄙夷的眼光审视受害者,不要冰冷无情的用准则去衡量对错,不要理直气壮的质问受害者当初的懦弱,不要轻描淡写的说一句,这有什么,至于这样嘛……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