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兴观群怨”视角谈教师阅读与写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兴观群怨”视角谈教师阅读与写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作者: 德之行之 | 来源:发表于2017-07-29 14:07 被阅读0次

    2017这个暑假的七月,对于我来说是不平凡的,而这一切都源于两个词——阅读与写作。因为,在这个假期我有幸似宋朝文人“醉翁”一般做到了“六个一”——听了苏州赵飞老师的一个讲座《读书,教师最好的修行》,读了马克思·范梅南老师的一本“经典”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识得了一批教育大儒——朱熹、张志公、张鸿苓、顾黄初、王荣生、刘若愚、余英时、宗白华、陈寅恪……开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德之行之”,圆了自己的一个梦——直接与心中偶像窦桂梅老师进行交流,向其讨教、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加入了《中国德育》杂志秦主任、赵编组织成立的“魅力教师读写坊”这个大家庭。所以说,这个夏天的自己是幸运的,与《中国德育》的相遇相知,使到自己在“魅力教师读写坊”这个大家庭里,找到了自己明确的方向——阅读与写作。感谢《中国德育》,将一盏盏指路明灯,带到了我们年轻教师的教育成长路上!

    “魅力教师读写坊”,家庭中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两项任务。一是每两周发表一篇与教育相关的文章。二是一月完成一本教育“经典”的阅读,在领读老师的领读下,针对教育热点交流讨论,并最终完成一篇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会。也许你会奇怪,难得的假期,教师不是更应当好好休息吗?何必“自找苦吃”呢?国人过多强调事物有无用,手否合乎外在目的,却忽视内在目的,而人与动物的区别恰恰就在于此。鉴于这种疑问,我想起了孔子关于学诗的解释:“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这样的解释用来解释我们这个家庭建立的初衷同样合适不过了。

    一、教师阅读与写作,可以兴

    午休铃声想起,孩子们都已经铺好了睡觉所需的枕头和被子。陈老师则是像往常一样利用午休刚开始的前半段时间,批改学生今天所交的作业,因为她知道:那几个精力充沛的孩子是不可能那么容易就睡着的,准在想着些什么幺蛾子!小陈首先“发难”了,“明天就是周六了,明天早上我们一起组团玩儿‘王者’吧……”小林指着前面小文手上的书问着,“你在看什么书?可不可以借给我看看……那么小气干嘛,就给我看一眼,就一眼……”小刘瞧准了旁边小王的枕头,“三、二、一,我抽,哈哈哈……”“你是不是有病?去你的!”小王毫不示弱地拿起枕头就朝小刘丢去……陈老师早已预料到了这几位同学发动的这些“小规模战役”,不过这次,他却并不想好似以往那样——苦口婆心的说教一番。“你们四个请将刚刚做了些什么,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怎样的反思写下来,签个名,我一会儿好直接拍照给你的父母看看……”陈老师平静地对他们四个说着。她想让孩子自己对这件事情进行反思,从而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可是,他们四个竟让不约而同的呆住了——就这样静静的低着头,又或是盯着老师的眼睛。“你们怎么还不写,难道还不清楚自己错在哪儿吗?”在陈老师稍显严肃的“命令”下,他们四个终究还是提起了笔,不过从他们嘟哝的样子和脸上的表情看得出来,都是明显的口不服心也不服。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不打不骂不罚,只不过是写清楚事情始末,却遭来了学生这种无言的反抗”,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陈老师。通过旁敲侧击,陈老师才最终明白了缘由。原来他们心里当时想的是:为什么要将这件事告诉父母。他们并不想学校发生的这些“糗事”,被自己的父母知晓。他们希望在家里的父母心目中始终树立一个“好学生”和“好孩子”的光辉形象。所以,陈老师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比大骂更让人厌恶,甚至憎恨。

    案例中的陈老师一心好意,却到头来好心没好报。伴随着这种思想下去的话,势必会助长其对于这几位同学,甚至是班里其他孩子“不作为”的思想——“反正学生总是不识好歹的”。

    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说道:“教育学涉及对影响施加影响”。他认为:儿童的意向是成人参与儿童自身发展的源泉。“成人的行为指向,实质上也是指向儿童所体验的世界以及儿童所体验的成人及其生活的目标”。所以他才会强调:“成人的意向与儿童是不一样的。成人应该考虑到孩子的意向,而儿童的意向并不包含成人的意向”。这个事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布伦塔罗的“意向性理论”——意向行为决定了意向现象的存在。孩子们违反午休纪律,在他们被老师发现的那一刻,自己在内心就已然有了反思。教师在这时,最好的方式应当是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总结,反思。教师的意向不在当下,应“更多地指向未来”。

    教师的阅读与写作可以兴,就是在强调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不仅只是单凭借教学经验,同时还能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理论“借兴”。唯有这样,即便“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学意向都会有教育学的效果”,但教师的阅读与写作,却可以使“我们面对孩子发现自己被召唤时”的教育学意向的主动回应,更多地带着这样的积极思考:“什么对孩子好,什么对孩子不好”?

    二、教师阅读与写作,可以观

    “小猛又带钱回来了,这次他不仅拿了父母接近一千元,甚至还用这些钱,在年级里面似乎做起了老大,请吃请喝还不够,还帮别人买这买那……我这次一定要找他的父母来,立刻,马上!这个问题必须严肃处理!”四年级的杨老师在办公室气愤地说道。

    同样是“拿钱”,再来看看五年级的唐老师是怎么处理的。班里接连几天都有同学反映东西不见了,当中甚至还有同学的零用钱也不翼而飞。通过调查和了解,唐老师发现班里的小美同学曾经在三年级时有过拿钱的“前科”,所以唐老师就决定叫小美同学过来进行谈话。“放心吧,交给我!这种案子,我很有经验,只要我问她几个问题,就能够证明东西是不是她拿的”。唐老师自信的对办公室的老师们笑着说。最终,也确实就在唐老师“机智”地反复询问下,小美的回答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在年级老师的共同见证下,小美低头承认了是自己拿了同学们的钱。

    最后再来谈谈我是怎么做的。“窦老师,今天收餐费时,发现少了一个人的费用——200元。我收费可都是有登记的,我确定是小明同学没有交。可他偏说自己交了!”副班主任刘老师焦急地与我说道。“别急,刘老师,让我先和他谈谈,看看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麻烦您也再确认一遍费用。”通过耐心的交谈,最终我知道了确实是小明早上上学时将这200元钱,在小卖部买了游戏的充值卡。他怕父母发现,所以就决定谎称说是已经交了餐费。通过反复思量,身为班主任,我并不希望小美在小学就在老师,同学心目中留下“骗子”这样一个坏印象。为了维护这个孩子,我决定和他订下一个约定,共同保守这个秘密——由我借钱给他将钱还给刘老师,解释说是自己忘记交了,而他必须从此将心思从游戏转到学习上来,“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最终小美却依旧沉浸在游戏之中,学习也是敷衍了事,而这200元的秘密也就真如“秘密”一般选择性忘得一干二净了。

    上面三个事例都是在围绕“金钱纠纷”这一具体情境,而三位老师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孰是孰非,教师,家长,学生,不同的人相信对待这三位教师的做法都会有着专属于自己的判断和看法。

    可是,“生活充满了矛盾,也就是说充满了对立原则的张力:自我与他人,正确与错误,现实与理想,等等。尤其是在教育学的生活世界里,经验的这种矛盾的二律背反的结构,可能是促使我们不断地思考如何与儿童和学生相处这个问题的最主要因素。”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如是说道,“因此,我们不要诋毁或试图否认这些矛盾,相反,我们应该赞美它们,正是他们给了生活前进的动力、规范性的结构和道德的本性”。

    虽然我坚信:“孩子的无助和相对的柔弱使得成人更加感到温柔和心软”。但是,与此同时我也认为教育智慧的意蕴,唯有时间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

    教师的阅读与写作,可以观。在此我推荐用美国学者斯坦利·费什提出的“解释共同体”这一理论来看待具体教育情境,不同教师的教育经验,又或是教育机智的合适与否。费什的“解释共同体”理论认为解释者应该扩大为具有不同文化的阶层、集团或群落。解释不是纯粹个人的事情,而是受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制约的。这样来看,具体教育情境下,教师的行动合适与否,具有解释与评价权力的就不仅仅只是教师全体,还应当包含学校行政,学生,家长,社会大众,以及法律条文等规章制度。

    “虽然生活中充满了矛盾,但并不是所有这些矛盾的价值都始终是不和谐的”。教师,通过阅读与写作,可以观;“通过鉴别和澄清教育生活中的秩序化的与混乱的标准和矛盾对立面,我们就有可能找寻到更加富有思想的教育行动的基础”。

    三、教师阅读与写作,可以群

    “老师,提醒我的孩子下课要记得喝水。”“老师,这都五点半了,怎么我的孩子还没放学,是被留堂了吗?”“老师,我的孩子饭盒里的饭都没动过,难道他中午没吃饭你不知道吗?”“老师,麻烦帮我孩子买一套夏运服,一套夏礼服,码数……我也不知道多少码……钱我微信转给你,谢谢。”“老师,今天又是我家孩子值日呀!算了,没事儿,我再等等吧!”

    “王老师,明天第三节听你课,认真准备一下。”“各位老师,一级学校的评估11月份进行,大家要加强学生的教育……同时也要备好每一节课……以主人翁姿态迎接评估!”“这学期的‘开放日’定在了5月16日,开放日关乎学校招生情况,每一个人都应当认真对待。”“小吴啊,你们班的平均分这学期要加油啊,就跟自己比也要加把劲儿啊!”“小文这次又没及格,李老师,你想想办法,帮帮他,补一补,争取合格!”

    身为教师,尤其是做过班主任的老师,想必这些情景都是似曾相识,又如“历历在目”。新时代的教师,在新媒体的宣传下又被赋予了一个又一个新称谓:工程师,诊疗室,治疗师,健康营养师,保卫者,名片,科研人员……这些具体的情境,这些新称谓,都在指向同一句话:教师,这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却也真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牛晚”的孺子牛。

    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说道:“我们应该认识到,不论我们喜欢与否,成人自觉的在为年轻的一代做榜样。我们像孩子们和年轻人展示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行动,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方式,这个世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都是教师,因为我们通过我们自己,通过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通过我们独自的个人生活体验,向孩子们和年轻人提供了生活应该怎样来度过的景象。”

    教师阅读与写作,可以群。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教师事实上,也正是与生俱来这样一种“君子风度”——和而不同,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

    四、教师阅读与写作,可以怨

    教育意味着什么?范梅南认为“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出发点。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建立一种教育理论着手,然后用这种理论来指导我们行动。或者,另一方面,从生活本身着手,用在与孩子们和年轻人相处时的反思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生活”。他主张:“教育学是自我反思的”。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强调:教师,必须做到自我反思!

    有这样一种说法:21世纪的孩子,是一个我们这些“已经”的成人无法预计的一代。过往的经验,面对21世纪信息爆炸,人工智能高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对成人来说,孩子们似乎这么快就‘成熟多’了。他们似乎过早地‘见多识广’了”。可是,“无处不在的大众媒介留给孩子们自己去探索的秘密寥寥无几”,所以孩子们更需要我们的方向指导——“哪怕这种知道仅仅是确认他们自己做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而已”。

    教师阅读与写作,可以怨。褒贬时弊,不能“理所当然”,不能“断章取义”,不能“信口开河”,更不能“人云亦云”。教师,作为自我反思的主体,从不进行“试图暴露他人不合理性的批判性推理”。因为“教育影响是:旨在达到为了孩子好的目的”。然而教师,更是终身意义上的,手“受教育意图的激发而不断努力”的“笨人”!诚如刘震云在北大毕业典礼演讲说的那样:我们这个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而教师正是这个民族“笨人”的“师范”,同时也是培育“笨人”这一正确行动,最坚定的实践先锋!

    回顾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教师,为教育发声,为时代发声,为下一代发声。“熟读,静思,博览”,教师通过阅读与写作,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同时,“兴、观、群、怨”,最有发言权的恰恰也正是教育,正是教师。因为“教育让人成为人”,因为教师“对孩子的兴趣感兴趣”,因为教师“为了儿童的幸福随时准备站出来并接受批评”,因为教师“愿意对他所做的和所代表的随时质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兴观群怨”视角谈教师阅读与写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xc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