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重新来过这个选项吗?
一双袜子如果丢了一只,尚且可以找到另一只,或者是再买一双相同的。但如果一对朋友、一对家人、一对伴侣,他们因为一些不可逆转的原因走散了,还可以重新相聚吗?
最近读到一本小说《孤单袜子的梦想生活》,作者是法国女作家玛丽·瓦雷尔。这本书就讲到与亲人“走散”后,如何找回自我的故事。
原本以为这是一本女性成长类型的治愈系小说,没想到读着读着,却读出了悬疑小说的味道。
当我回过头去重新看,惊觉作者其实早在开头就铺好了悬念的种子,只是我的先入为主,自以为这是一本普通小说罢了。
本书以两条时间线同时进行,一条是2018年,爱丽丝从纽约搬到巴黎,孤身一人,带着一只狗。
她的过往没有人知道;她对数字极度敏感,甚至有一点点强迫症;她每天要依靠安眠药才能入睡,不然只能睁眼到天亮;她的履历非常亮眼,却在巴黎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不是她不想找,也许是她下意识在拒绝自己。
最后,她找到了一个任谁看都不太靠谱的公司——一款为寻找丢失的“孤袜”制作软件的初创公司。
这家公司招聘的工作人员,与爱丽丝的金融背景相去甚远,而且薪酬很低,最重要的是,老板比“孤袜”软件看起来还要不靠谱。
但是,爱丽丝就如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特别想要这份工作。
虽然面试时不太顺利,但爱丽丝和另一位公司合伙人在唇枪舌战中,却让我嗅到了一种火花的可能性。
在这条主线里,爱丽丝怀揣着过往的巨大伤痛,甚至在一个非常轻松的工作环境中也如履薄冰——她的焦虑,她的躁郁,都让她在工作和生活中苦不堪言。
如果想让如今的自己重新过上幸福和正常的生活,爱丽丝除非直面和正视自己的过往,不然她就总会陷在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深坑里,爬不上来。
爱丽丝曾经到底经历过什么呢?
作者利用本书的第二条线——爱丽丝7年前的日记,慢慢为我们揭晓了答案。从书中不断穿插着曾经的日记可以得出:爱丽丝有一个比她小一岁的妹妹斯嘉丽。这个妹妹的出生,完全不在父母的计划之内。也因此,父亲移情别恋,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母亲将对父亲的怨恨倾注在斯嘉丽身上。从小到大,母亲都偏袒爱丽丝,而忽视甚至是苛责斯嘉丽。
然而,命运仿佛故意弄人一样,爱丽丝从小到大都很顺遂,除了结婚多年都怀不上孩子;而斯嘉丽虽然不被母亲重视、叛逆,却拥有绝佳的艺术天赋和勇闯无敌的勇气,成为了一名朋克歌手。
然而,日记揭露得越多,伤痛就露出越多,爱丽丝身边的人也察觉到了她的秘密。
这天,她收到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恐吓信,这一切的一切,究竟要如何收场呢?
孤袜可以找到属于它的另一只袜子,而这对姐妹,还有重见的那一天吗?
故事告诉我们,有的,只是以另一种方式罢了。
这是一本寻回自我之书,也是所有女孩在疗伤时可以慢慢翻阅的书。正如书中写到的一样:不要梦想你的生活,要活出你的梦想。
梦想只有融入到每一个生活细节中,才是真的在一点一点实现。
因为,梦想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真实的你,你的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