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8月4日周三
地点:荆州 · 家里
天气:晴·有风
小胡:
见字如面。
午休罢,吃了块西瓜,在一楼的凉床上,打开一张床桌(大学时,经常用),打开笔记本,单曲循环BGM《Forest hymn》(每次深夜给学生写信时的BGM),开始今天的分享。
看到你的来信——平凡的一天,我很喜欢这个标题,这也是毛毛的一首歌,在《向往的生活》里唱过。我也取了一个标题——One day。
有时,在我看来,很多中文里无法表达的东西,英语可能更加准确吧。根据我的写作习惯,这都写到第4封信啦,我决定复盘一下前几封信的内容。
对于写作年龄超过18年的我来说,不太能容忍自己写重复的东西。
“我也希望自己是你行走路上的一朵花,一棵草,一缕阳光,一阵清风,伴你左右”,看到第一封信这里,感动依旧。
“我得好好规划一下突然闲下来的两周我要做什么了,就此搁笔”,回家快8天啦,这几天,我基本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庭关系越来越和谐,感觉很棒,唯独没怎么“计划”。想想在深圳,每天按照便签list生活的日子,真是太压抑啦。
我把我们的通信建了一个文件夹,我喜欢归纳整理分类,不知道何时培养的“战略意识”,哈哈。
我的第3封信似乎没有太“回复”你的第2封信,可能是心里有太多话想对你说啦。没有在第1封信就跟你“哭诉”,而是,等到第3封时才娓娓道来——为自己的进步,点赞。
认真回看你的每一句话,想象你写下这些话的样子,两个有趣的灵魂通过文字交流,这种感觉很浪漫。我想,只有高手才这样,这样隐忍,这样克制。
我喜欢文字,它安静而深沉,它低调而深情。看上去,我喜欢讲话,但其实,我更想做一个安静的人。之所以选择主动讲话,主要是怕尴尬,怕别人不了解我,实际上,我是一个比较高冷的人。你看,人,多矛盾呀。
终于看完了给你写的第3封信。都说“字如其人”,某种程度上,“文如其人”。我的文字和我的性格一样,时而大气磅礴,时而细微如针,我是一个矛盾的人,一个善变的人,哈哈哈。
嗯,开始细细品读你的第3封回信。
你称呼我为“亲爱的婉丽”,和第2封不一样。你给我写的3封信,第一封是便签截图,第二封是手打文字,第三封是Word文档,由此可见,你也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孩儿呢。善变,哈哈,没什么不好,说明我们灵活,敢于打破常规,具有创新精神。
“希望我们以后都能够成长,学会理解和体谅”,谢谢你分享这些“一地鸡毛”的故事和心得给我。我虽现在还没结婚,但我何尝不是生活在婚姻里呢?每天目睹爸爸妈妈的点滴生活,加之当老师这么多年,近期还做了差不多45次的家访,让我对婚姻、家庭教育等很多现实问题产生了思考。
没有完美的家庭,没有完美的婚姻,也没有完美的恋人。都说,“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在写给博士的信中,我说,“最近,突然听懂了很多歌”,就是这种感觉。
我们所处的人生阶段看似不同,思考的问题却殊途同归。你在你的角度思考女性地位、社会公平等问题,我又何尝不是呢? “志同道合”并不见得是说身份地位等多么相近,说的重点应该还是思想层次和人生志向吧。
我们都是有梦想的人,或者说,是有野心的人,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凡的人。我们的心中总是有一团火,我们的身上总是铆着一股劲,时刻准备着,努力努力再努力,抓住机会,锻炼自己,一步步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这么一想,咱们在农村待的那段日子,都是对咱们最好的磨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一段话,很励志,很鼓舞人。很多东西,必然是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现在妈妈回家了,我独自生活了,才知道生活多半是苦涩的”,看到这一段,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如此聊得来?大概或许可能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生活在差不多的家庭,拥有差不多的成长心境。
“原生家庭归因,不归罪”,这是我在武志红老师那里学到的。自从2020年1月,宅家生活以来,我开始频繁持续地用“得到”学习,对我影响比较深的是心理学方面的课程。首先是我比较感兴趣,其次是觉得学了很治愈。这种学以致用,慢慢知行合一的感觉很好。
正如我的第1封信里所说,认识你自己,是一辈子的命题。此刻,不过是另外一个人帮助你更好地认识你自己而已。
“但是我不后悔,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是的,我们自己才是我们人生的主人,很多事情,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只是早晚不一样而已。
“你希望家人理解你的时候,也要去理解家人”,换位思考,是这一年来,我觉得最棒的一个词,这里面包含着同理心、共情力等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的字眼,是我们一辈子的修行。
“但是我相信,能留下来的,都是最好的,都是值得在乎的”,我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解药,岁月是最好的证明。喜欢你的人不会让你掉眼泪,不喜欢你的人不值得你掉眼泪。成长似乎就是把痛哭调成静音模式的过程,在适当的场合适合的人面前,我们才敢释放自己。也许,正因如此,它才让挚友和挚爱显得如此珍贵。
“但是那样的我们,才是青春最美的模样,无所畏惧,想唱就唱”,咱俩都是喜欢用“但是”的人儿,哈哈,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起承转合。
“我觉得自己好像无所不能”,你的这段经历,让我想起了自己这些年的各种奇葩经历。它们总是分散我的精力,导致我经常抓不住主要矛盾。这么多年,我就2017年3月参加过广州市海珠区的一次公招。
讲真,“考编”——这些年,别人给我定义的“主要矛盾”之一(另一个估计是“找对象”),在我看来,第一,活着,很重要。第二,开心,很重要。这里面可能涉及到2015年年初,我的一段经历,以后有机会咱面谈哈。
有些话题,还是比较适合面谈。咱俩见面前,先把这个通信啦,过一遍,列个聊天清单。开玩笑的啦,依照咱俩这个熟悉和能嗑程度,估计不用整理思路,一顿意识流,想到啥就说啥,不亦乐乎。
会的,我们一定会见面的,我把它当我礼物,当作是奖励,奖励给每天认真生活,快乐前行的自己。
那些年轻时因为好奇、因为好玩、因为莫名其妙的理由而去感受,去承担的种种经历,都会融进我们的血液里,成为我们精彩人生的闪光注脚。
“总之大多是文字工作,常常一个人写材料熬到深夜”,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可能大相径庭。虽然没有人给我安排任务,但我仍然坚持每天写日常,写美篇,写教学反思,写日记(回家后,纸质的暂停),这种感觉甚好。
“慎独”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词。“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正如你第1封信里所说,“后来不断劝自己,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专注于脚下,做好每一件小事,自然就豁然开朗……。”
你看,人生就是如此兜兜转转,咱们才聊了5天而已,却产生了近7封信的思想碰撞,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
生命本没有意义,它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赋予它意义。罗曼罗兰的名言我就不赘述啦,特别想分享这段话给你:安多里尼先生问他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什么。霍尔顿认为是可以为某种事业勇敢地去死,而安多里尼先生却认为应该是“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霍尔顿依然感到迷茫,他在闲逛了一个下午后,决定只身一人到西部农村去做他的麦田守望者。
你是否曾向想过自杀?离开这个世界?
“卑贱地活着”,这五个字,让暗无天日中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麦田的守望者》,有机会,我会再读读,我也很期望有一天,我可以创造如此伟大的文字,抚慰一代又一代人的心。
你看,这么想想,我们当下的每一次交流,不就充满了意义吗?
昨晚,我和爸爸妈妈躺在客厅里,共享着一个空调带来的凉爽。妈妈一如既往地眯着,我和爸爸兴致盎然地聊天。我,讲了很多藏在心底很久的话。
我说,教师这个行业,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职业,我们要耐得住寂寞。我也可以花很多时间打扮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光鲜亮丽,不那么土,但我更愿意花时间思考以及记录我的思考。容颜易逝,但我30岁的所思所想,却极其珍贵,是我一生的珍藏。
在此,感谢你,小胡,参与了我这份独一无二的人生,我也是,深感荣幸,参与了你独一无二的人生。
“可是我先生温暖了我,他让我知道,原来爱情让一个人这么幸福”,谢谢你的分享。这里,有我们不得不放下的初恋,有我们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有很多很多宝贵的回忆。
“而好的爱情就像一杯白开水,不是轰轰烈烈,而是一日三餐,黄昏与四季”,这个甜蜜的结尾,我很喜欢。
关于感情,关于我的感情,我们有机会再慢慢聊哈。
我也洋洋洒洒地敲了三千多字,现在开始修改啦。每次,我都会至少修改2遍,哈哈。
谢谢你对我最诚挚的祝福。推荐《戏剧新生活》给你,以后有机会,一起去乌镇,可还行?
从今天一开始写信,我就想,也许,你先生今早不太能理解你,但是,不是还有我吗?哈哈。亲情、友情、爱情,经典的话题,希望我们都能与之相处融洽。
祝君安,盼回复。
PS:初稿写完,吃完晚饭,17:00去对面婆婆姥姥(爷爷奶奶)家给他们拍了一组喂鸡的影像,不知不觉,就到这个点儿了。
婉丽 8-4-18:5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