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控力完结

自控力完结

作者: 乘风破浪煜 | 来源:发表于2023-11-14 23:32 被阅读0次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广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

凯利·麦格尼格尔

34个笔记

  05 大脑的弥天大谎 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

>> 05大脑的弥天大谎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

>> 世界上充满了能带来刺激的东西。从饭店的菜单和直邮广告,到乐透彩票和电视广告,都能让我们变成真人版的奥尔兹和米尔纳的小白鼠,去追寻对快乐的承诺。这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对“我想要”的东西深深着迷,而说“我不要”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 “我想要”的神经生物学原理

2023/11/14 发表想法

很多东西只有期待有意义,得到了就不珍惜了,要学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 多巴胺会促使人们期待得到奖励,但不能感觉到获得奖励时的快乐。

>> 多巴胺控制的是行动,而不是快乐

>> 我们需要多巴胺

>> 现代科技“及时行乐”的特点,加上原始的激励系统,就让我们成了多巴胺的奴隶,从此欲罢不能。

>>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奖励的承诺可以用我们上网时的行为来打比方——我们搜索,再搜索,搜索更多的。我们点击鼠标,就像笼子里的小白鼠想再感受一次电击一样。我们追寻着难以捉摸的奖励,直到最终觉得满意。

>> 如果奖励迟迟没有到来的话,奖励的承诺(和一想到要停下来就不断增长的焦虑)足以让我们一直上瘾。

>> 分泌多巴胺的大脑:神经营销学的崛起

>> 即便你抵挡住了样品的诱惑,你也会因为大脑释放了更多的多巴胺而去寻找一些东西,以满足你奖励的承诺。

>> 深入剖析:谁在控制你的多巴胺神经元?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零售商和营销人员究竟是如何刺激奖励承诺的。把逛商店或看广告当作一种游戏。你闻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当你知道这些暗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专门要诱惑你上钩的时候,你就能看清它们到底是什么,也就能成功抵御它们了。

>> 当你理解了所谓的“奖励”到底给自己什么感觉时,你就能做出最明智的决定,知道该怎样“奖励”自己了。

>> 当我们把自己从错误的奖励承诺中解放出来时,我们常常发现,我们误以为的快乐源泉,其实正是痛苦的根源。

>> 这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消除欲望。没有欲望的生活可能不需要这么多自控,但那也不能称为生活了。

>> 欲望消失是由什么引起的?亚当的主治医生,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家,对他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在他过度吸毒导致缺氧的那一段时间里,他大脑的“奖励系统”受损了。

>> 如果你想不出任何一件让你感觉良好的事,你就很难从床上爬起来做事。这种毫无欲望的状态耗尽了希望,也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

  06 “那又如何” 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 06“那又如何”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 如果我们想避免压力导致的意志力失效,我们就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既快乐又不屈服于诱惑。我们也需要放弃一些自控策略,比如罪恶感和自我批评,因为这些东西只会让我们情绪更低落。

>> 为什么压力会勾起欲望?

>> 为什么压力会带来欲望呢?因为这是大脑援救任务的一部分。

>> 比如,当可卡因瘾君子回忆起与家人的一次争吵,或在工作中受到批评时,他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就会被激活,这会让他强烈渴望可卡因。

>> 当拖延症患者想到自己已经远远落后于进度的时候,他们会万分焦虑,这反而让他们继续拖延下去,不去面对落后于进度的事实。

>> 深入剖析:缓解压力的承诺

当你感到压力、焦虑或心情低落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你生气时会不会更容易受到诱惑?你是不是会更难集中注意力,或更容易拖延呢?情绪低落是如何影响你的意志力挑战的?

>> 意志力实验:尝试一种有效的解压方法

虽然很多流行的解压方法没什么用,但有些策略的确管用。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发现,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最没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则包括: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

>> 有效和无效的策略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真正能缓解压力的不是释放多巴胺或依赖奖励的承诺,而是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如血清素、γ-氨基丁酸和让人感觉良好的催产素。这些物质还会让大脑不再对压力产生反应,减少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产生有治愈效果的放松反应。因为它们不像释放多巴胺的物质那样让人兴奋,所以我们往往低估了它们的作用。我们之所以忽略它们,不是因为它们不起作用,而是因为当我们面对压力时,大脑一再做出错误的预测,不知道什么才能让我们快乐。也就是说,我们经常阻止自己去做真正能带来快乐的事。

下一回,当你面对压力,即将做出缓解压力的承诺时,可以考虑尝试一下更有效的解压方法。

>> 记住有效方法的一点小帮助

>> 因此,她在课后用手机存了一个语音备忘,描述自己做完瑜伽后的美妙感觉。当她受到诱惑想逃课的时候,她就会听听这个语音备忘,提醒自己,不能在压力面前相信自己的冲动。

>> 有没有什么东西能提醒面对压力的你,到底什么才能让你感到更快乐?在你感到压力之前,你能不能先想出一些鼓励自己的方法?

>> 如果你吃了这块饼干,恐怖分子就赢了

>> 深入剖析意志力:是什么吓到了你?

这一周,请注意观察什么事情会引发你大脑里的“恐惧管理”。是你在媒体或网络上听到或看到的东西吗?你会在社区运动场上感染新型食肉细菌吗?非洲杀人蜂这次会从哪里飞过来?哪栋大楼被炸了?哪里发生了致命车祸?谁惨死在家中?(如果你想再多学点东西的话,还可以看看商家怎么利用你的恐惧宣传他们的产品。它们和你的意志力挑战有关系吗?)别人还可能怎么利用你的恐惧,让你产生对安慰的渴望?

>> 有时候,“恐惧管理”带来的不是诱惑,而是拖延。我们最想拖延的很多事情,都和死亡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比如预约看医生,按处方开药,遵医嘱服药,保管法律文件和写遗嘱,存钱养老,甚至是扔掉自己绝不会用到的东西和不合身的衣服。如果你总想推迟或总是“忘记”去做某些事情的话,这是不是因为你无法面对自己的脆弱?如果是这样的话,正视恐惧会帮助你做出理性的选择。因为,改变我们能理解的动机,总是比改变我们看不到的影响要容易。

>> “那又如何”效应:为什么罪恶感不起作用?

>> 深入剖析:遇到挫折时

这一周,请特别留意你是如何应对意志力失效的。你会责备自己,告诉自己你永远不会改变吗?你会觉得这样的挫折暴露了你的问题——懒惰、愚蠢、贪婪或无能吗?你会感到绝望、罪恶、羞愧、愤怒或不知所措吗?你会以挫折为借口,更加放纵自己吗?

  07 出售未来 及时享乐的经济学

>> 意志力实验:等待10分钟

对你想要的东西来说,10分钟或许看起来不太长。但神经科学家发现,10分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如果获得即时的满足感之前必须等待10分钟,大脑就会把它看成是未来的奖励。如果没有了选择“即时满足感”的强烈生理冲动,奖励承诺系统就不会如此活跃。但是,当大脑权衡等待10分钟才能得到的曲奇饼干和更长远的奖励(比如减肥)时,它就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偏好,不会去选择能更快得到的奖励。是“即时满足感”中的“即时”二字劫持了你的大脑,扭转了你的偏好。

>> 当你觉得自己无法做到“不会有下一次”的时候,不妨用“10分钟延迟法则”来增强你的自控力。

>> 。等待时间最长的孩子更受人欢迎,学习成绩最好,也很擅长处理压力。他们的高考成绩更好,在测试前额皮质功能的神经心理学实验中表现得也更好。

>> 意志力实验:降低你的折扣率

幸运的是,一个人的折扣率不是始终不变的物理法则。通过改变自己对选择的看法,我们就能降低折扣率。

想象一下,我给你一张90天后可以兑换的100美元支票。然后,我试着跟你讨价还价:你愿意用它来交换一张可以即时兑换的50美元支票吗?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做。但是,如果人们一开始拿到的是50美元的支票,然后有人问他们,是否愿意拿它来交换一张延迟兑换的100美元支票,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最初得到的奖励就是你想保留的东西。

原因之一是,大部分人想避免失败。也就是说,我们确实不想失去已经得到的东西。比起得到50美元的快乐,失去50美元的不快对我们影响更大。当你先想到的是未来的大奖励,然后再考虑把它换成一个即时的小回报,这感觉像是损失了。但是,当你一开始想到的是即时的奖励(你手中的50美元支票),然后再考虑延迟满足感能得到更大的奖励,这看起来也像是损失了。

经济学家发现,你会找到更多的理由,解释为什么你先想到的奖励是合理的。那些一开始就问自己“为什么我应该拿50美元支票”的人,会想出更多的理由支持即时的满足感。(比如,“我真的需要用这些钱”“谁知道100美元的支票90天后能不能兑现呢?”)那些一开始就问自己“为什么我应该拿100美元支票”的人,则会想出更多的理由去支持延迟的满足感。(比如,“这可以多买一倍的东西呢”“90天后我会和现在一样需要用钱”。)当人们首先想到未来的奖励时,未来奖励的折扣率就会大幅下降。

>>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诱惑,你都可以利用以下方式抵抗即时的满足感。

1.当你受到诱惑要做与长期利益相悖的事时,请想象一下,这个选择就意味着,你为了即时的满足感放弃了更好的长期奖励。

2.想象你已经得到了长期的奖励。想象未来的你正在享受自控的成果。

3.然后扪心自问:你愿意放弃它,来换取正在诱惑你的短暂快感吗?

>> 没有出路:预先承诺的价值

>> 谢林把理性的自我和受诱惑的自我看作战争的两方。两方有非常不同的目标:理性的自我设定了需要遵守的做法,受诱惑的自我则常常在最后关头决定改变做法。

>> 意志力实验:对未来的自己作预先承诺

你准备好对未来受诱惑的自己施加压力了吗?这一周,为未来某一刻的自己做出承诺。从以下策略中挑选一个,在你的意志力挑战中用上它。

1.做好拒绝诱惑的准备。在未来的自我被诱惑蒙蔽之前,提前做出选择。比如,你可以在饿得对外卖菜单流口水之前,先打包一份健康午餐。无论是个人锻炼还是看牙医,你都可以作好计划并预先付款。为了未来的自己按理性偏好行事时更容易些,你能为意志力挑战做些什么?

2.让改变偏好变得更难。就像科尔蒂斯“破釜沉舟”一样,不要让自己轻易屈服于诱惑。在家里或办公室里摆脱诱惑。当你购物的时候,不要带信用卡,只带你想花掉的现金。把闹钟放在房间的另一端,你想要关闹钟就必须起床。这些做法都不能保证你绝对不会改变想法,但至少能让做出改变变得很困难。当你受到诱惑的时候,你能不能制造延迟或设置障碍,给自己一些时间来应对诱惑?

3.激励未来的自己。如果你在用胡萝卜或大棒督促自己获得健康和快乐,那么你不用觉得羞愧。

>> 帮助人们向未来的自己预先做出承诺,从而实现改变。他的网站特别强调“大棒”——找一个方法,让你得到即时快感时付出更大的代价。你可以给即时的奖励“加税”,比如告诉自己会增加体重(艾尔斯试过了,这个办法很成功),或在没完成预定目标时向慈善机构捐款。(艾尔斯甚至推荐选择了“反慈善”,也就是给你不支持的机构捐款。这样,失败的代价就显得更惨重了。)奖励的价值可能没有变化,但屈服的代价会让即时的快感显得不再诱人。

>> 这个项目给每个戒毒者指派一名理财师。他们同意把钱存在一个银行账户里,只有理财师才有账户的使用权。同时,理财师控制委托人的支票簿和银行卡。理财师会和每个委托人谈话,在谈话过程中为他们设定目标,帮他们认清自己想要这些钱做什么,让他们意识到存钱如何有助于实现长期目标。他们一起做每个月的预算,确定在食品、房租和其他事项上的开支,通过写支票来偿还到期的账单。他们还会设定和长期目标相符的每周开支计划。

理财师会给每个委托人一些钱,但这些钱只够他们支付计划好的开支。如果要购买计划外的东西,委托人就要和理财师见面,并提交正式的书面申请。如果理财师认为这和委托人最初的目标和预算不一致,或者怀疑委托人酗酒或吸毒,他就可以延迟48小时再作批示。这种延迟能让委托人恢复理性的偏好,而不会按受诱惑时的冲动行事。当委托人取得进步的时候,比如找到了工作、参加了戒毒互助会、通过了每周药物测试的时候,理财师也可以用委托人自己的钱“奖励”他们。

这种干涉法不仅在帮助戒毒者理财上取得了成功,还减少了他们使用麻醉品的次数。重要的是,这不只是“预先承诺”的功劳。这个项目改变了戒毒者对时间和奖励的看法。研究发现,这个项目降低了他们的“折扣率”,提高了他们心中未来奖励的价值。折扣率减少得最多的戒毒者,最有可能不再故态复萌。

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有人对参与者负责任,支持他们实现目标。有没有这么一个人,你能和他分享你的目标,能在你感觉受诱惑时寻求他的帮助?

>> 遇见未来的自己

>> 未来的你总是比现在的你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能量和更强的意志力。

>> 深入剖析:你在等待未来的自己吗?

你是否在推迟重要的变化或任务,等待自控力更强的未来的自己出现?你是不是乐观地让自己承担过多的责任,最后却被不可能的任务打倒了?你今天有没有不去做什么事,因为明天你会更想去做那件事?

>> 为什么未来看起来不一样?

>> 就像是我们只能通过外表去判断一个人如何,而不是通过内在去判断我们自己如何。大脑会把未来的自己当成别人,这种习惯对自控力影响极大。研究发现,当你想到未来的自己时,大脑中越是想不到自己,你就越可能对未来的自己说“去你的”,也就越可能对即时的满足感说“好”。

>> 资金筹集人巧妙利用未来自己的乐观精神

>> 我们需要仔细考虑一下,我们希望从未来的自己身上得到什么。如果是让其他人承诺奉献他们的金钱、时间或努力,你可以利用他们对未来的想象,让他们提前做出承诺。

>> 未来的自己成了陌生人

>> 意志力实验:遇见未来的自己

无须坐上德劳瑞恩轿车(7),你就可以把自己送到未来,帮助自己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下面三种方法能让未来变得真实可信,让你认识未来的自己。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方法,在这一周尝试一下。

1.创造一个未来的记忆。德国汉堡-埃普多夫中心医科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想象未来可以让人延迟满足感。你甚至不需要去想延迟满足感带给未来的回报,只要设想一下未来就行。比如,如果你正面临一个抉择,是现在就开始一个项目,还是推迟一下再开始,那么,想象一下你下周在杂货店里购物,或者想象一下你正在开预定的会议。当你想象未来的图景时,大脑就会更具体、更直接地思考你现在选择的结果。你想象的未来图景越真实、越生动,你做的决定就越不会让你在未来后悔。

2.给未来的自己发条信息。FutureMe.org的创始人发明了一种给未来的自己发邮件的方法。从2003年起,他们就收了大量人们写给未来自己的电子邮件。他们会按作者选择的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把这些邮件发出去。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想一想未来的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会如何看待自己现在做出的选择呢?向未来的自己描述一下自己现在将要做什么,有助于你实现长期目标。你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希望?你觉得自己会变成什么样?你也可以想象未来的自己回头看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会因为现在的自己做了什么而表示感激?心理学家海尔·厄斯纳-荷什费德说,即使你只是想一想要在这封电子邮件里写点什么,你就会觉得和未来的自己联系更紧了。

>> 3.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研究发现,想象未来的自己能增强你现在的意志力。在一个实验中,宅男宅女们需要想象两个未来的自己。第一个是他们希望成为的自己。那个人能坚持锻炼,身体健康,充满能量。第二个是他们害怕成为的自己。那个人懒散度日,毫无活力,体弱多病。这两种想象都能让他们离开椅子,和没有想象未来自己的对照组相比,这些人在两个月后提高了锻炼频率。在你的意志力挑战中,你能想象一个你希望成为的自己,一个能承诺改变并获得成果的自己吗?或者,你能想象一个背负不改变带来的恶果的自己吗?让你的白日梦做得更生动,更有细节。想象一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看上去会是什么样的,你会对过去的选择有什么感觉。你是会感到自豪、心怀感激,还是会后悔不迭?

>> 该等待的时候,该屈服的时候

>> 深入剖析:为了你自己好,你是不是太“高瞻远瞩”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因为总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似乎没办法放下工作休息一下?你是否对花钱产生了太多的罪恶感和焦虑感,以至于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你觉得自己很难再去买别的东西?你有没有回头看过,自己是怎样花费时间和金钱的?你会不会希望当时你能更关注即时的快乐,而不是总去推迟享受?如果是这样的话,试一试本章提到的意志力实验,把它们当作放纵自己的方法。(别再试着推迟了,好不好?)

>> 当我们思考未来时,我们能预测到未来的自己和想象中有什么不同。未来的奖励似乎并不那么有诱惑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即时的满足感。我们无法预测自己会怎么受到诱惑、怎么被分散注意力,所以我们无法坚定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想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就要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未来的自己。我们还需要记住,为现在的行为承担后果的,看似是未来的自己,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己。未来的自己会对我们现在的付出感激不尽。

>> 核心思想:我们无法明确地预知未来,这为我们带来了诱惑,让我们拖延着不做某些事。

深入剖析:

· 你给未来的奖励打了几折?在你的意志力挑战中,每当你屈服于诱惑或拖延的时候,你会出售哪些未来的奖励?

· 你在等待未来的自己吗?你是否在推迟重要的改变或任务,等待自控力更强的未来的自己出现?

· 为了你自己好,你是否太“高瞻远瞩”了?你是否觉得放纵自己比抵抗诱惑还困难?

意志力实验:

· 等待10分钟。在诱惑面前强制安排10分钟的等待时间。在这10分钟里,一定要时刻想着长远的奖励,抵制住诱惑。

· 降低你的折扣率。当你受到诱惑,要做和长期利益相悖的事情时,请想一想,这个选择意味着,你为了即时的满足感放弃了更好的长期奖励。

· 预先对未来的自己做出承诺。做好拒绝诱惑的准备,让改变偏好变得更难,用奖励或威胁来激励未来的自己。

· 预见未来的自己。创造一个未来的记忆,给未来的自己发条信息,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

  08 传染 为什么意志力会传染?

>> 08传染为什么意志力会传染?

>> 我们愿意相信,我们的决定不会受他人的影响,我们为自己的独立和自由意志感到自豪。但从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和医药学等方面的研究来看,我们个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受他人想法、意愿和行为的影响。

>> 坏习惯和积极的改变都能像细菌一样在人群中传播,而且没有人能完全不受其影响。

>> 深入剖析:你的社交

不是每个意志力挑战都是社会“传染”的结果,但大多数挑战都存在社会“传染”的问题。针对你自己的意志力挑战,请考虑以下问题:

在你的社交圈中,有没有其他人有和你一样的意志力挑战?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从朋友或家人身上学到过某种习惯?

和某些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不会更容易放纵自己?

在你的社交圈中,最近有没有其他人也在尝试应对这个意志力问题?

>> 社会中的个人

>> 我们有专门的脑细胞管这件事,它名叫“镜像神经元”。它唯一的任务就是注意观察其他人在想什么,感觉如何,在做什么。镜像神经元分布在整个大脑中,帮助我们理解其他人所有的经历。

>> 镜像意志力失效

>> 第一种形式是无意识的模仿。当镜像神经元探测到其他人的行动时,它会让你的身体也准备做同样的动作。

>> 大脑让我们误入迷途的第二种形式是传染情绪。

>> 最后,当我们看到别人屈服于诱惑时,我们的大脑也可能受到诱惑。

>> 深入剖析:你在模仿谁?

这一周,仔细观察你是否在模仿别人的行为,尤其是和你的意志力挑战有关的行为。同样放纵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维持关系的社会黏合剂?当看到周围的人在做同样的事时,你会不会变本加厉地去做这件事?

>> 目标也能传染

>> 研究发现,我们很容易感染别人的目标,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 目标传染在两个方向上都会起作用——你既可以感染自控,也可能感染自我放纵。

>> 意志力实验:增强你的免疫系统

我们不总是感染别人的目标。有时,看着别人屈服于诱惑,反而能增强我们的自控力。当你坚定了一个目标时(比如减肥),还要意识到你有一个与之冲突的目标(比如吃个比萨)。当你看到别人的行为和自己最大的目标发生冲突时,你的大脑就会处于高度警惕的状态。它会让你的主要目标更坚定,它还会寻找策略帮你坚守目标。心理学家把这叫作“反抗控制”。但当你的自控力受威胁时,你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免疫反应。

当你面对别人的目标时,增强免疫系统的最佳途径就是:在每天刚开始的时候花几分钟想想自己的目标,想想你会怎么受到诱惑,想要改变自己的目标。这就像疫苗一样,能保护你不受别人的感染。回想自己的目标能强化这个目标,避免你感染他人的目标。

>> 意志力实验:感染自控力

研究发现,想到自控力强的人可以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对你的挑战来说,谁能成为你的意志力榜样呢?是那些经历过同样的挑战并最终成功的人,还是那些自控力的典范?(在我的班上,最常被提名的意志力模范是成功的运动员、精神领袖和政治家。但实际上,家人和朋友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动力。我们接下来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当你需要多一点意志力的时候,想想你的榜样。问问自己:那个意志力强的人会怎么做?

>> 事实证明,当我们想到我们喜爱、尊重的人和感觉相似的人时,我们的大脑会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们,而不会把他们视为“别人”。

>> 深入剖析:你最可能被谁感染?

花一点时间去想一想,谁是和你关系密切的人。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你最尊重谁?你觉得谁和自己最像?谁的意见对你来说最重要?你最信任谁,最关心谁?你能不能想到哪些行为(无论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是你从他们身上学来的,或是他们从你身上学到的?

>> 当群体里的其他人都在做某件事时,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件事是应该做的聪明事。

>> 这两项干预实验都展示了“社会认同”对支持行为调整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相信,戒掉恶习并培养新的美德会让我们在自己最重视的群体中站稳脚跟,我们或许会愿意这么做。

>> 深入剖析:可别人都这么做!

如果我们认为别人还在做我们试图改掉的不良行为,那么“社会认同”就会妨碍我们做出改变。你有没有告诉过自己,你的意志力挑战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它是社会规范?你是否意识到,自己认识的所有人都有同样的习惯?如果是这样,你可能会质疑这种看法。质疑它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到一群人,他们正在做你渴望做到的事。

>> “我应该”的力量

>> 羞愧的限度

>> 但当诱惑出现在你面前时,羞愧面对承诺的奖赏就失去作用了。一旦你大脑里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受了刺激,糟糕的感觉就会加剧你的渴望,让你更容易放弃抵抗。

>> 自豪感的力量

>> 为了让自豪感发挥作用,我们必须认为别人都在监视自己,或我们有机会向别人报告自己的成功。

>> 让自己坚定决心的有效策略是——公开你的意志力挑战。如果你相信别人会支持你走向成功并观察你的行为,你就会更有动力去做正确的事。

>> 意志力实验:自豪的力量

想象一下你在意志力挑战中取得成功后会多么自豪。这样,你就能充分利用“被认可”这个人类的基本需求。想一想你所在“群体”中的某个人,可以是一个家庭成员、一个朋友、一个同事、一个老师。想象他们的观点与你相符,或者他们会为了你的成功感到高兴。当你做出一个让自己感到自豪的选择时,你可以更新Facebook的个人状态,或是在Twitter上发布信息。如果你不喜欢高科技产品,你也可以和人们面对面地分享自己的故事。

>> 你无须单独面对你的意志力挑战。有没有朋友、家人或同事可以和你一起实现意志力目标?你们不必有相同的目标,只需要相互记录和鼓励。这就能让你们在自控时感到来自社会的支持。如果你愿意把这种支持变成一种良性竞争,你也可以在意志力竞争中赢过别人。看看谁会最先完成被延误的任务,看看谁在一个月里节省的钱最多。

>> 本章总结

核心思想:自控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这使得意志力和诱惑都具有传染性。

深入剖析:

· 你的社交网络。在你的社交圈子里,有没有其他人和你有同样的意志力挑战?

· 你在模仿谁?睁大你的眼睛,寻找蛛丝马迹,看看你有没有模仿别人的行为。

· 你最可能从谁身上学到东西?谁是你“最亲密的别人”?有没有什么行为是你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或者说,他们有没有从你身上学到一些行为?

· 可别人都这么做!你有没有用社会认同来说服自己,说你的意志力挑战没什么大不了?

意志力实验:

· 增强你的免疫系统。为了避免重蹈别人意志力失效的覆辙,在每天刚开始的时候,花点时间想一想自己的目标。

· 感染自控力。当你需要一些额外的意志力时,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问问自己:那个意志力强的人会怎么做?

· 自豪感的力量。公开你的意志力挑战,想象你在意志力挑战成功后将多么自豪。

· 把它变成集体项目。你能在意志力挑战上赢过其他人吗?

  09 别读这章 “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

>> 09别读这章“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

>> 当人们试着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的时候还要多。

>> 压抑人的本能时,就会产生这种讽刺性反弹效应。

>> 压抑想法为何行不通?

>> 当人们试图摆脱一种想法,它却不断回到脑海中时,人们很可能认为它一定是真的。

>> 深入剖析:讽刺性反弹调查

你是否想忘记某些东西?如果是,请检验一下讽刺性反弹理论。压抑有用吗?试图忘记某些东西是否让它回来时变得更强烈?(没错,你要让“监控”来监控它自己。)

>> 韦格纳提出了一种对抗讽刺性反弹的方法。这个方法本身就很有讽刺意味——这个方法就是放弃自控。当人们不再试图控制那些不希望出现的想法和情绪时,它们也就不会再来烦你了。

>> 另一个实验表明,人们试图摆脱自我批评的想法(“我真失败”“大家都觉得我很蠢”)时,与坦率面对这种想法相比,他们的自尊心更容易受挫,情绪更容易变坏。

>> 试图压抑焦虑情绪也会事与愿违。

>> 不要抑制想法,接受它的存在,但不要相信它。你要接受的想法是:这些想法总是来来去去,你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想法,但你不必接受它的内容。

>> 深入剖析:你最渴望什么?

科学研究表明,当我们自我抑制,禁食一种食物时,我们反而会对它有难以抑制的欲望。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呢?你试过通过不吃一系列食物或你最喜欢的零食来减肥吗?如果你试过,你坚持了多久?你最后坚持下去了吗?你现在禁食什么东西吗?如果有,禁食是不是使你更渴望这些东西呢?如果你没有节食过,你是否曾经被禁止做什么事呢?被禁止做某件事会消除你对它的欲望,还是会激起你更大的渴望?

>> 意志力实验:直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诸行动

在好时巧克力实验中,实验组织者告诉那些知道“白熊”现象和“反弹”理论的学生,在接下来一周里可以用以下4个步骤来应对自己强烈的欲望。这些欲望可以是巧克力、卡布奇诺咖啡或不停查收电子邮件。

1.承认自己脑海中的欲望,以及渴望某种事物的感觉。

2.不要马上试着转移注意力或与之争论。接受这种想法或感觉,提醒自己“白熊”现象和“反弹”理论。

3.退一步考虑,意识到这种想法和感觉并不受你控制,但你可以选择是否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

4.记住你的目标,提醒自己预先做出的承诺。正如那些学生会提醒自己,他们答应过不偷吃巧克力。

>> 意志力实验: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

即使是不打算减肥的人,也能从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的成功中得到启发。当你面对“我不要”的巨大意志力挑战时,可以试着采取以下策略。

除了“我不要”,你还能做什么来满足同样的需求?许多坏习惯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求而形成的,这些需求可能是减少压力、获得愉悦,也可能是寻求认同。你可以关注这些需求,用有同样效果的健康的新习惯来戒掉坏习惯。我的一位学生想戒咖啡,所以就用喝茶来代替喝咖啡。茶和咖啡有几乎相同的作用,能给你休息的机会,能提神,能端着到处跑,而且不用摄入那么多咖啡因。

如果没有了坏习惯,你还能做些什么?你可以做其他有趣的事来代替坏习惯。大多数的癖好和消遣需要从生活的其他部分抽调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时,关注错失的机会比试着戒掉坏习惯更有激励作用。我的一位学生是电视真人秀的发烧友。但当她为自己设定了“提高厨艺”的目标时,她就成功关掉了电视,并把更多时间放在琢磨厨艺上。(她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用厨艺节目代替真人秀,接着从沙发上移动到厨房里进行实践。)

可以通过重新定义“我不要”的挑战,把它变成“我想要”的挑战吗?有时,同样的行为会被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支配。举个例子来说,我的一位学生把“不要迟到”重新定义为“做第一个到的人”或“提前5分钟到”。这或许听起来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他发现,自己变得更有动力了,也没那么容易迟到了。因为,他把“按时到达”变成了一场他能获胜的比赛。如果你关注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自己不想做什么,你就可以避免“反弹”效应带来的危害。

如果你想做这个实验,请先花一周时间来关注你想做什么,而不是你不想做什么。在这周的最后,想一想你在旧的“我不要”挑战和新的“我想要”挑战中分别表现如何。

>> 学会接受和掌控不愉快的心情,不再一感觉不适就用不健康的习惯(例如吸烟)来获得愉悦,这正是“驾驭冲动”技巧最棒的副作用。

>> 意志力实验:驾驭冲动

无论你对什么上瘾,“驾驭冲动”的技巧都能帮你抵抗诱惑,而不是屈服于它。当冲动占据你的头脑时,花至少一分钟去感觉自己的身体。你的冲动是什么样的?是热的还是冷的?身体有没有感到不舒服?心率、呼吸或内脏有什么变化?保持这个状态至少一分钟。看看这些感觉在强度或特性上有什么变化。就像小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一样,拒绝按照自己的冲动行事,有时会增加一个人的紧张程度。试着接受这些感觉,而不是试图否认它们。当你使用“驾驭冲动”的技巧时,呼吸是很有帮助的。你可以去感觉呼吸,体验吸入和呼出每一口气时的感觉,在此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冲动。

>> 本章总结

核心思想:试图压抑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欲望,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让你更容易去想、去感受、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

深入剖析:

· 观察“反弹”效应,看看你有没有想逃避的想法?压抑这些想法是否有效?试图摆脱某种想法,是否反而会让那种想法变得更强烈?

· 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当你拼命试着把某件东西赶出脑海时,是不是反而对它产生了更强的渴望?

意志力实验:

· 忠于你的感受,但别相信你所有的想法。当你产生不快的想法时,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然后专注于呼吸,想象这些想法像浮云一样逐渐淡去。

· 直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诸行动。当欲望来袭时,注意到它,但不要马上试着转移注意力或与之争论。提醒自己“白熊”现象和“反弹”效应,记住你真正重要的目标。

· 驾驭冲动。当冲动一直存在时,与这些生理上的感觉共处,像驾驭海浪一样驾驭它,不要试图摆脱它,但也不要将冲动付诸行动。

  10 结语

>> *你对意志力和自控力的想法是否有所改变?

*你认为哪个意志力实验对你最有帮助?

*你看到哪一页的时候最吃惊?

*你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章

  • 自控力完结

    #阅读打卡Day18# p219-263 (今天看书状态不太好 中午午休了40分钟 昨天充电20分钟 继续看书 都...

  • 自控力完结

    #阅读打卡Da19# 今天把自控力重新扫读了一次 本来昨天就在做这件事 结果发现自己精神懈怠 松懈了 算了算了 就...

  • 6.0 践行打卡 D33

    1.运动 去菜场买菜 2.阅读 《自控力》完结 读完这本书,对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力的想法是否有所改变? 从这本书里...

  • 完结 自控力School

    2:59 哈哈哈哈

  • 日更3——早起的意义

    早起,终于把写了一个月的书评完结了,读的书是《自控力》,但自控力却缺失得很。 按照书中所写,改变自己从小事开始,即...

  • 书虫

    【20190519(爬楼暗号)】 1.今日阅读:《自控力》 2.完成页数:完结 3.知识获得: (1)10分钟原则...

  • 日结|2019-1-23

    2019-1-23Day19 【运动】走路5公里,拉伸10分钟 【阅读】《自控力》完结 ·直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诸...

  • 184/200阅读

    《自控力》完结 不知道是不是过了年纪的问题,每每回忆过往,尽管会有遗憾心酸,但是,再也写不出矫情的文字。 最近,发...

  • 放弃很容易,坚持下去很难

    今日书目《自控力》,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 阅读第195页至第263页,共68页,已完结。 读书笔记: 最近心情有些...

  • 自控力,共创图书会

    昨天晚上我们又一次聚齐在教室,共同学习,读书,共创,也是这本自控力最后的完结篇,在几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控力完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cs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