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愿望,即一种期待;愿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其实时刻都存在。比如要做一顿晚饭,就要想着去买什么食材,要去哪里玩儿一次,要怎么玩,要做什么样的工作,要做什么样的尝试等等。
这些都是一些小的愿望,也可以说是小的目标,有了这些愿望和目标,才会助推我们去做相应的行动。一旦完成,或许也就随之过去,没有太多的东西可讲,也可能会忘却最初的那种感觉。但如果没有得到最后的结果,这种期待的感觉就会持续地念念不忘,不断为之而努力,这可能就是期待的力量。
虽说每个人活在希望之中,会有很强的动力,它在内心中发酵。如果希望都泯灭了,那最后奋斗的方向,内心的动力,内心的活力也会逐渐消失。
“3,2,1,停!”你似曾感受到了希望、期待的力量感?
图片来源: http://suo.im/51kKbV丁特史密斯《未来的学校》书中说到了四种特质:PEAK。第一个就是目标感,如果我们缺少了目标感,那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没有了方向性,或者是没有目的性。所以说,培养目标感或者是寻找目标,是人生最最重要的课题。有了目标感,更高一层的是使命感,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虚,但他现在真正相信有其价值。当你发现希望带给自己的这种力量的时候,使命感可能也会慢慢的浮出身体。
在很多电影中,有不少是以希望为主题,或者是把希望当作电影主题的其中一个。对于这些主题,他原先没有太多的感觉,随着对生活的感知,或者是经历了很多事情前后的对比。他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又一个的期待和希望中,如果缺少了期待和希望,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索然无味,变得无头苍蝇一般,变得碌碌无为,变得按部就班,也很可能会变成当初那个讨厌的人。
举两个例子,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在外务工的,做生意的,都会有这样一个习惯,会在春节想尽各种办法回家,坐火车,坐大巴,乘飞机,也不可能自己开车。总之,绝大部分人都会想着回家过年,对于回家的憧憬、期待,这种感觉是最特别的,是最强烈的。在回家之前可能会想很多的事情,比如买什么东西,或者回家应该怎样好好玩,回家应该怎么怎么样的……但这些期待随着回家,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完年,可能还没有到正常上班或者开业的时间,就有点想急急忙忙的离开家乡了,甚至刚回家就会谈及何时再出发。特别是对一些乡镇的家庭来说,由于当地的条件、环境都没法和大城市相比,那这种离开家的冲动会更加急迫。这个时候,回到工作岗位的期待就会从此产生。
第二个是好友相聚,特别是异地的好友在某个地方相聚。在前期邀约的时候,会非常的期待,多年都不曾相见,可能会有很多的话,有很多的故事,总之特别期待,单纯的期待。会说一定要见面,一定要好好聚一下,一定要错开任何的活动等等。为了相聚而展开了很多的话题,最多的就是到时候来了一定要聚。这一句话可能是简单的,但是它包含了一种期待和其他复杂的情感。可真当相聚之后,因缺少了共同的工作内容,共同的生活圈,聊的话题,其实很可能没有想象那么丰富,甚至会讲着讲着也会没有话题可讲也很常见,除非有很多儿时的回忆。
“3,2,1,停!”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和其他相似的感触?
不管是回家也好,还是相聚也好,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期待与憧憬,这样的故事在不断发生、过去,不必奢求,不必在意,自然而然过好就好,因为有期待、有希望就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面对大年初一,人们前往寺庙祈求福运也恰好变成了平凡老百姓的希望和寄托之感。
络绎不绝祈求福运的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