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与忆江南(3)

作者: 永远的潜龙 | 来源:发表于2021-05-28 00:04 被阅读0次

长相思与忆江南(3)

  白居易的《长相思》是真的好,通俗到像一首儿歌,如要深情它也有足够的容量和空间来承载你的忧思,得了乐府的精髓。诗歌终究是用来抒情的,对这样的句子我基本上没有什么抵御能力,光是音节的抑扬顿挫就让人泄气,三字短句本来难以入诗,如若连用一般都表现急促迫切的心绪,而这曲小令却又意外的悠长低婉,三十六个字,也是双调词牌中最短的一曲。自从乐天创制了这个曲调后,后来的相思就有了这样简洁经典的表达。

  汴水就是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关于他开通大运河到扬州看琼花的传说,是后来人反省历史的简单做法,所以汴水出现在诗词中大多是起个借古咏今的象征作用,象“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就把隋亡的罪责都推到了汴水上。“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都是这种思路。而白居易没有这样想,在他这里,汴水负载的只是一个女子无限的相思,而他塑造的月明人倚楼的形象不能不说是后来温庭筠在《望江南》中那个“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女子的最初原形,而“过尽千帆皆不是” 让这一形象有了更深刻的人生意味。从此后,汴水也就成了离恨相思的代名词。从王安石的“汴水无情日夜流,不肯为我少淹留”到苏轼的“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汴水成了一条感情最丰富的河,它和江南的山连在一起,真个是水相思山含愁。到了北宋林逋的眼里,那愁更由吴山蔓延到了对岸的越山。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相关文章

  • 长相思与忆江南(3)

    长相思与忆江南(3) 白居易的《长相思》是真的好,通俗到像一首儿歌,如要深情它也有足够的容量和空间来承载你的忧思,...

  • 长相思与忆江南(6)

    长相思与忆江南(6) 《忆江南》和《长相思》一样,起源不在白居易,但却收功在他,本来默默无名的《谢秋娘》经过白居易...

  • 长相思与忆江南(1)

    长相思与忆江南(1)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

  • 长相思与忆江南(2)

    长相思与忆江南(2) 高远是高远了,却并不如何摧心肝,怀人之作一变而为思君的咏叹,也不如屈原来得忧切,没有真正的入...

  • 长相思与忆江南(5)

    长相思与忆江南(5) 而江南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地方啊,她的折戟沉沙,她的烟雨楼台,她的春花秋月,她的吴音乡愁。是谁...

  • 长相思与忆江南(4)

    长相思与忆江南(4) 古时钱塘江北岸属吴国,南岸属越国,所以有吴山越山之称,林逋隐居杭州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看...

  • 相思与长诀

    一别两宽 各自欢喜 她,魏国公主,那年拉着母后,指着他:“我的”。 既...

  • 《与卿书》

    《与卿书》 卿不见困倚相思无字书, 鸿雁南飞已无踪。 卿不见声声容与对残菊, 月下言尽如烟去。 遥忆江南与尔欢,别...

  • 北京:园博园-“忆江南”景区(3)

    上接:(原摄)“忆江南”(2) 本文为“忆江南”(3),照片49张,摄于北I京园博园“忆江南”景区...

  • 《长相思·忆江南》

    《长相思·忆江南》 琴流泉,莺桥边,画栋游廊云水间。掌灯花未眠。 彤欲燃,徊翩跹,步影扶摇缭篆烟。玉蟾初上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相思与忆江南(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ej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