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很特殊,因为疫情,假期一直延长。正在上大学的儿子有更多时间和家人相处,我们也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我这个年近半百的老妈与风华正茂的儿子总会有思想上碰撞,特别是儿子的教育观,引起我深深地反思。
疫情期间,孩子们都在家上网课。儿子在他的卧室,女儿在客厅用手机听课。即使我天天催促,也比在校学习慢了许多节拍。我也忙着给学生上网课,不上课时,还要备课。女儿除了听网课,提交作业之外,完全是一个自由的人了。想读书就卧在沙发上看她喜欢的书,想做手工时就找些纸片废物利用,想唱歌时就拿着手机在K歌上唱一阵子·····有时给窗台上的小花草浇浇水,有时在窗棂上放些面包渣喂飞过来的小鸟·····我看不到女儿分秒必争埋头读书做题的学习状态,语数英三科很难做到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又怎能名列前茅呢?女儿不是聪明的孩子,我本着“笨鸟先飞”“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想让她多记些东西,多做些习题,让她在考试时能够对答如流,稳操胜券。可女儿哪里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呢?一催促她做些资料,她都面带愁容,杏眼圆瞪。我威逼利诱,也难以唤醒女儿积极上进,力争上游的心灵。无奈之下,坐陪,监视,批阅,一看到女儿不在状态,我也不顾那些女性修炼的格言了,情绪还是忍不住爆发,我横眉冷对,怒不可遏,大声呵斥。女儿警觉我情绪的变化,立即是双臂抱胸,做出瑟瑟发抖状,用委屈的腔调结结巴巴地说:“河东狮子一声吼,我的小心脏就要抖三抖。”那表情,那腔调,我冷若冰霜的脸霎时解冻,禁不住哈哈大笑。我是以怎样的腔调训斥女儿的,竟惊得正学习的儿子推门而出,问是怎么回事。我数落着,你妹妹就不想学习怎么办呢,就不想多学一点。儿子嘿嘿地笑着说:”你的职业病又犯了吧?当老师的就看不见孩子轻松自在去做他喜欢的事情,只要不看书不学习,就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我也振振有词:“小学阶段不打好基础,初中怎么办?高中考不上大学怎么办?现在不吃学习上的苦,将来必定受生活的苦。”“你这是典型的焦虑症,考虑那么远干什么?孩子在你身边快快乐乐地成长不是更好吗?我妹够好了,你对她担心,就是对她的不信任。”儿子给我罗列妹妹的诸多优点,女儿在一旁听着哥哥的夸奖,内心的喜悦已经掩饰不住了,扬了嘴角,弯了眉梢,溢满脸庞,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一天,儿子听到妹妹该过生日了,拿出手机立即在淘宝网上为妹妹预定了一份礼物。女儿收到礼物那一天,欢喜雀跃,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盒。小木板,木片,图纸,几包零碎物件,摊了一桌子。我问是什么,儿子给我解释一番,我才明白什么叫diy制作。 女儿心中有一个梦想,想拥有一个“桃花源”。儿子给妹妹买的手工制作恰是一个“桃花源”别墅,更符合妹妹的梦想,女儿高兴得向哥哥问这问那。

女儿把瑜珈垫放在客厅里,开始她浩大而繁琐的工程。那一周,除了听网课,做作业,她是见缝插针地做这个事。看图测量,剪裁粘贴,穿针引线,或跪或坐在瑜珈垫上,一丝不苟,乐此不疲。当我看到许多资料还是空白时,当我看到班级群里的孩子刷刷提交作业时,当我提问英语单词她错误百出时,我心里又不淡定了。埋怨儿子为什么要给妹妹买这么复杂的礼物,大把大把的时间都给浪费了。儿子说:“老妈,您这就不懂啦。这个手工制作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不要以为学课本都是在学习,这同样也是学习。”儿子拿出制作说明书一一解说,涉及到数学、物理、美术、音乐等各种学科。在每一页下面还有小字体的励志名言,儿子又重点强调我所教的语文学科。儿子说:“知识是死的,思维是活的,你知道现在最高级的学习是什么吗?是学习思维,开启思维,而不是灌输知识。强压硬灌有用吗?照你这样的教法,早晚会让妹妹厌学的。小学阶段,培养兴趣,培养习惯最重要的。”儿子俨然是个教育专家,让我哑口无言,儿子说的,理论上我很清楚,可是一到实际,特别是现实的教育环境,几多彷徨,几多忧虑,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又怎能掉以轻心呢?又怎么敢放手呢?女儿看到哥哥终于将我这个唠叨的老妈闭嘴,一脸得意,如胜利的同盟军,更加从容淡定地继续着她的手工。

粗略计算,这栋“桃花源'别墅大概有上百个部件,女儿花有约三个整天的时间,终于将这项工程完结。儿子帮助妹妹接上电池,所有的灯管都亮了,旋转按钮,还能发出悦耳的声音。看外观,两层小楼,镂花围墙,圆形大门,院内桃花灼灼,石径蜿蜒,碧草清池,修竹翠蔓。浣衣木桶,精致小伞,桃下秋千,石墩棋盘,古筝罗 扇,粉色纱衣,大红灯笼,样样俱全。看室内,珠帘旋梯,桌椅床铺,厨房餐具,浴室隔栅,坐便浴巾,香烛书案,盆景点缀,应有尽有。环境清幽,简约优雅,古色古香,真如女儿心中的梦想。望着女儿的杰作,我赞叹,哥哥更是夸奖。儿子说:“老妈,你看我妹妹厉害吧,她能专注地做成一件事,没有半途而废,这就是一种成功。”女儿一脸灿烂,那份愉悦,是来自于内心的成就感。

疫情期间,我们在餐桌上也谈论与疫情有关的报道。儿子转发我一篇微信,《你们是回国避难的,不是来当大爷的》。儿子慷慨激昂,痛斥那些所谓的高材生,在国外上几天学,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他们这些人哪有点爱国意识,更不要说为国家担当责任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听了儿子的话,我内心欣慰。儿子又反问我:“老妈,你觉得培养这样的学生骄傲吗?这应该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吧?逼着孩子们成绩个个优秀,有必要吗?当老师的,还是少培养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吧!”最后一句话很扎心,好像我也是“利己主义者”的帮凶。当我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时,自己与学生的年龄差太大时,儿子又有他的看法,说我思想太老化,跟不上时代了,让我去接触一些新的东西,知道一些网络语言,懂点网络游戏,学点先进的技能。我说:“我快五十岁的人了,哪里还有恁多精力?”儿子笑着反驳我:“就知道你该用年龄当借口,你看钟南山,李兰娟,都是七八十岁的人了,还能为国家做贡献呢,年龄大不是理由,还是自己不想进步。”儿子又拿我给他的讲述的一件小事取笑我:“学生说个‘奥力给',竟然不知道是什么,老妈你也太out了吧。”儿子的话,让我顿时感到自己像一个只会上街买菜,回家做饭的老大妈。
每天晚上静坐,记录着家庭中的点点滴滴,回味生活中温馨的细节,更加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思考着儿子的话语,感觉儿子已经长大,有正确的三观做人生的导航,才能放心地让他自由飞翔。反思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更加意识到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重要。岁月不待人,及时当勉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