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2-27

2018-12-27

作者: 向上是种力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22:39 被阅读29次

    余华的《活着》里,福贵所有的亲人都走了,后半生又很凄惨,那么他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对很多人而言,活着是不能思考其意义的,一思考,就得死。我大舅,打了一辈子光棍,放了一辈子羊,年轻时候还好一点,吃百家饭,有酒有肉的,比较滋润。五十以后,诸病缠身,尤其是腰腿疼最为明显,放羊也不利索了,也没人请他吃肉喝酒了,跟我三舅住在一起,生存状态可想而知。

    有一天,他的隔壁吵架,眼看要打起来,我大舅是个热心人,上前劝架,没想到被吵架双方联合起来詈骂,我三舅妈出来,也骂他多管闲事,好像还推攘了几下,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晚上我大舅就上吊了,据邻居说,半夜还听到了他的哭声。

    享年六十三岁。

    后来我读了余华的《活着》,深有感触。福贵之所以一直活着,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想过活着的意义。就如我大舅从来没想过活着的意义一样。忽然有一天,他们开悟了,洞彻了,开始思考人生了,那么他们也就不想活着了。

    小说看了不止五遍,有个场景很形象,富贵外面嫖完回家,他老婆给他做一桌菜,每个菜最下面都是一块肥猪肉.的.......余华的文笔真没的说,真实的不能再真实。

    有个警察朋友,见多悲欢离合,说了一个他经历的故事。那时候他在乡镇派出所上班,辖区村里面一个男人报警说孩子丢了,出警到现场,男人四十多岁,普通农民,说带着儿子干农活,一转眼儿子不见了,儿子是弱智,十一岁,没上学。警察朋友仔细搜了一圈,发现农田旁边的河里飘着一只白球鞋,正好被河里树枝挂住才没淌走,男人说是他儿子的,朋友判断应该是溺水。随后调来打捞人员用滚钩在附近水域捞人,又把情况通报下游派出所。警察朋友到男人家里看了看,一个捡来的弱智老婆,一个卧床的老母亲,家徒四壁。一周后,男人儿子尸体在下游被发现,男人大哭着就要往河里跳,被警察朋友拼命拽住,男人接着坐在地上哭,一直哭到嗓子嘶哑哭不出来。没多久,男人弱智老婆和老母亲相继去世,男人孤零零的住在偏僻的瓦房里。年底派出所组织慰问贫困户,警察朋友带着几百块钱和米 油到男人家,男人呆呆的坐在家里,形容枯槁。警察朋友说一想起这个男人,就觉得有父母妻子孩子一家人、有牵挂的人、有人牵挂就够了,其他都是身外之物,只求将死之时,子女亲人围在身边送别。

    所以看了活着,就好好珍惜生活吧,福贵在教我们浪子回头,在教我们要如蟑螂一样坚强活着

    余华的《活着》我看了两遍,因为是我姐推荐的,第一遍怕没有理解多,再看一遍。作为我还是不喜欢富贵的这种“活着”。富贵的“活着”让我想到一个人——是我娘亲乡下一个远房亲戚,我们都叫他“挖老山”舅舅(我也不知道为何这样叫),我们家经常接济他。他家特别穷,父母早亡,他有两个弟弟(更小的那个智力发育不好)。是他含辛茹苦把两个弟弟养大并给他们成家,他自己一辈子“光棍”无儿无女。大弟弟成家后就独立过自己的生活;小弟弟智力不好、又穷,所以娶回家的媳妇就智力更低下。他们的孩子大冬天都没有鞋穿,光着屁股到处跑。当“挖老山”舅舅年老了做不动活时,他的大弟弟也不多照看他,小弟弟一家“傻”,除了穷还是穷。他就是一直为了“活着”而“活着”直到最后死去。这种为“活着”而“活着”的人,在穷苦人家中多。他们都够勤奋,都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如果人多了像“富贵”类型活着的人,能推进人类的进步吗?“好死不如赖活”这句话我赞成一半。我还是更喜欢美国作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写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不管怎样,我觉得去思考“活着”的意义是我追求的。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俄国一篇小说,描写一个刚刚失去女儿的贵妇来到一个农妇家中。农妇的独子刚刚去世,农妇依然照常熬粥并且大口喝粥。贵妇非常不理解,经历丧子之痛如何还能吃得下饭?贵妇觉得应该悲伤的茶饭不思,闭门不出。而农妇却表示,儿子已经死去,即使再悲伤,绝对不能浪费一锅好粥,毕竟食物本身就缺乏。自己生活还是得继续为温饱奔波,连停下来悲伤的时间也没有。

    以上这个故事说明了不同社会阶层对于丧子之痛截然相反的看法和作为。福贵还得继续为衣食住行奔波。

    另外每个人对创伤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福贵从小久经磨难,现实生活比尊严和情感更重用。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至于非要自行了断。

    每天依然柴米油盐忙碌奔波的福贵孤家寡人还是会选择继续“活着”。他的人生一定有支撑他“活着”的巨大意念。

    就好比杭州保姆纵火案中的林先生,妻子和三个孩子都冤死火海,但他依然坚强“活着”,为纪念他们四处旅行,撰写文章表达怀念之情。

    或许这也是他“活着”的动力和意义。

    如果你有一个问题找不到答案,那一定是你问错了问题。

    曾经我就很纳闷为什么日本的自杀率那么高,

    后来偶然看到一部日本纪录片——《网吧难民》。

    具体内容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看看,

    里面介绍的人,

    有离异妈妈带着两个十几岁的女儿,大女儿在便利店打工,小女儿24小时待在网吧单间,姐妹俩每天只吃一顿饭,就是姐姐下班从便利店买的一代吐司面包。姐姐白天饿了就喝店里免费的饮料充饥。

    有年轻小伙,努力工作想转成正式工,但是一直无法实现,在日本正式工代表着终生制,高工资高福利同样也高压力,临时工则只能拿最基础的糊口的薪资。

    还有一个大叔,本来是正式工,但是难以承受那种压力,不仅是每天加班到后半夜的压力,还有来自职场人际关系的压力,不善处理的他自己辞职,年纪太大又不好找工作,也沦落成网吧难民。

    如果你以为这部纪录片只是在讲日本某些社会底层的人生活艰辛的话,那就错了。

    如果讲艰辛,我相信中国很多贫困地区比他们更艰辛。

    这片子的主旨讲的是——绝望。

    完全看不到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的可能。

    上面讲的三个人都发自内心的想改变自己的现状,也努力认真的工作着,但是却完全看不到改变的可能。

    绝望指的并不是一个很大的伤害,而是一个非常确定无法改变的未来。

    当你不管多么努力都很确定改变不了生活,自己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窄窄的网吧中,

    你会不会绝望,你想不想自杀?

    所以日本自杀率那么高,并不是真的有多辛苦,怎么说也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原因是“绝望”,即使努力也看不到改变的可能。

    这一点我们中国人是很难体会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快速发展进步的时代,一个人只要肯努力肯奋斗,就一定不会很差,就一定能感受到希望。

    日本的这个时代是在二战后,现在已经失去。

    “阶层固化”这个词是一个我们现在无法体会,但将来会导致一大部分人绝望甚至自杀的罪归祸首。

    跑偏了,说回电影《活着》。

    了解下余华创作《活着》的背景就会明白,“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等,作者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后来,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受歌曲影响创作了《活着》‘’

    I’m coming, I’m coming, for my head is bending low:

    I hear those gentle voices calling.

    我来了,我来了,我已年老背又弯,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

    这句歌词表达的是,老黑奴的亲人孩子都已经死去,但他坚信他们已经上了天堂,现在我已经老了,快死了,但我不是死亡,我是要去与我的家人团聚了。

    这叫什么——希望。

    有了希望,即使面对死亡也很坦然,何况生活的艰辛。

    所以,《活着》中的福贵为什么活着——因为他有希望。

    被抓了壮丁后坚持一定要回家见妻儿是一种很明显表达期望的方式,

    而留着皮影不也是一种希望吗,等战争过去了,我还要靠这个养家糊口呢。

    如果你留意,会发现整部电影里都有各种对“希望”的隐晦表达。

    看完《活着》原著,你也会明白支撑福贵活着的唯一理由就是希望,

    只不过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罢了。

    教你一个小技巧,

    一部电影,尤其是有如此深度的电影,

    结尾一定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主旨。

    那《活着》的结尾是什么呢?

    家珍:“小鸡很快就长大了。”馒头:“长大以后呢?”福贵:“长大以后……鸡长大以后就变成鹅,鹅长大以后就变成羊,羊长大了就变成牛。”馒头:“牛以后呢?”家珍:“牛以后馒头就长大了。”馒头:“我要骑在牛背上。”福贵最后说,“馒头长大以后就不骑牛了,坐火车,坐飞机,那时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看过书。感觉很震憾。触动很大。当时只有一种莫明的感觉。说不上的沉重。余华是把生活中最真实却有血淋淋的现实解剖出来让人直视。

    福贵最后的活着。才是真正直击人心的力量冲击。挥霍过,富贵过。被爱过。没落过,凄惨过。人生的酸甜苦辣,悲喜交加都经历过。那怕所有的至亲都离去,人生已无可恋之人,可还是要苟且的活着。这是生命的顽强,也是野蛮的本能力量。

    所有的都已经过去了,离去了,可是只要富贵还活着,至少那些曾经他经历的人或事却都活在他的心中。他没有遗忘。也不能遗忘。也遗忘不了。只要他还活着,那些过往的人或事就都还活着。那怕在静坐在夕阳下,淡漠的凭借晚风吹过。只要他也还活着,那些过往就不会死去,他的灵魂就还在。那些触痛的过往成了活着的怀念。也是他活着的意义和支持。

    正因为那些生命的刺痛,才是他苟且活着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2-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hj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