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纷纷扰扰,万般千丝万缕之事相互缠绕,所以总会有人说它复杂,怨它喧嚣,于是就想要在这尘世之中寻求一个安心之所,远离俗世,走向山林。而早在我们之前,白居易就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提出: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玩新庭树,因咏所怀
[ 唐·白居易 ]
霭霭四月初,新树叶成阴。
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
下有无事人,竟日此幽寻。
岂惟玩时物,亦可开烦襟。
时与道人语,或听诗客吟。
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鸣禽。
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
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是此诗的点睛之笔,偶然领悟到了悠闲的境界,逐渐忘记了红尘的心。我始终明白什么是隐者,不必非要在山林去修炼。林徽因也有着同样的见解,她说:“真正的淡定,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在心中修篱种菊,乃隐士之风。“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道家哲学思想。意即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非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其实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修篱种菊,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与淡定。
真正的隐者,是面对大起大落,大是大非而始终保持波澜不惊的心态,真隐者在哪里都能隐得住,隐得长久,因为他们都善于在心中修篱种菊;而那些假隐者即便住进终南山的洞子里,也日日惦记着朝堂魏阙,盼望着像卢藏用那样走通终南捷径,升官发财,做'随驾隐士'。
“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其中的禅意与内涵放到今天同样适用,或者可以作为现代人生存与生活的准则,因为如今的世界变得更加喧嚣嘈杂。各种信息一股脑儿地向你眼前涌来,各种言论争先恐后地想要占领你的脑袋。在干扰与诱惑面前,用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专注地去做一件事似乎都变得难上加难。我们静不了心,集中不了注意力,在这纷纷扰扰之中无可奈何,那我们到底该怎样做呢?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把自己修炼成一个真正的隐者,即使在复杂的环境中,也能有一颗简单的心。我们的生活容不得我们去逃避,我们去不了安静的山林,那么就只有面对熙熙攘攘的世界,“非宁静无以致远”,世界愈是熙熙攘攘,心静才愈能彰显力量。
不用再抱怨我们向往的安静生活与我们相距甚远,立足自身,在我们的心中默默的“修篱种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