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伙伴,咱们的21天家长陪伴营,今天刚好是21天了。为我们自己的坚持鼓掌。
这是小房老师的第三次分享,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做到以下3点,你的孩子也会爱上阅读。
在正式分享前,我先来分享一下我家儿子暑假阅读书单:
1.《微积分的力量》(最近入手)
2.《猫武士》(第六季)(前面几季已经刷了很多遍)
3.《水浒传》
4、《三国演义》
5、《哈利波特》系列(刷过多遍)
……
以上几本我是随便在他那一堆书里随便挑选了一下,他看的可能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书。
知道我家儿子爱看书的人,第一反应会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很简单,作到以下三点,你的孩子也能爱上阅读:
一、阅读兴趣:从小培养
二、阅读氛围:全家创造
三、阅读范围:不要设限
一、阅读兴趣:从小培养
早到什么程度?0岁就可以开始培养。出生7-8天的孩子其实就可以追物了,代表他对眼前的刺激有反应了,而且孩子这个时候听力已经发育好了,可以给孩子读书了。
我简单列一下我家孩子读书过程:
0-1岁,读卡片和布书,基本上书这个时候是玩具。
1周岁,买的书全部撕烂了。如果你尝试开始和孩子亲子阅读,而你的孩子却沉迷撕书不能自拔。千万不要说:“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爱看书。”而是要不断尝试。
2周岁,他开始能够坐下来听我读绘本,可惜,注意力只能维持在3分钟。
3周岁,上幼儿园之后,读书已经变成习惯。
4-5岁,儿子进入了“问题敏感期”,我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为了避免他提问我却回答不了的尴尬,我开始尝试围绕着他的问题买书,这个时间段买了大量的科普书。
5-6岁,他的阅读习惯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每晚睡前必须读几本,不读书不睡觉。
6-7岁,我期待的上学终于到来,我以为我会马上解脱,然而……并没有,因为自主阅读是要在一定识字量基础上的,孩子自主阅读的过程是相当艰难的。
7-8岁,我期待的自主阅读终于在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结束之后到来,他的识字量突然爆发,能看《小牛顿》系列科普书了,从此,儿子的阅读能力大踏步前进,经常给我惊喜。
8-9岁,儿子一直在科普路上一路狂奔,我开始觉得他这样似乎就像吃饭一样“挑食”,有一句话说得好:“你读过的书形成了你的精神世界。”我开始有意识地购买一些故事书,推荐给他,他对于选择书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
9-11岁,也就是现在了,儿子的阅读范围更广。短篇小说,四大名著这样的中长篇可以挑战了。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我没有做太多,无非就是循着孩子的兴趣和年龄段,为他提供书籍罢了。当书籍和玩具在孩子的世界里是同样重要的时候,孩子很自然地就会爱上书籍。
有人总结一个人取得成就的秘诀,叫做:“开始得够早,坚持得够久。”培养孩子阅读也一样。
二、阅读氛围:全家创造
家里有很多书
大家想想看,如果家里的书和孩子的玩具一样多,那么至少孩子接触玩具和接触图书的机会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孩子爱上图书和爱上玩具的机会也一样多。
但是,很多家长总是以“家里的书很多,孩子都不看”为借口拒绝给孩子买新书。
昨天还在和儿子商量,明年拨出专项资金供他自己支配,自己去考虑买什么样的书,做计划,一来培养对金钱的观念,二来让他明白任何东西的获得都需要自己付诸努力。
设置专门的读书角
这个角落可以很简单,只是一个小沙发,一盏台灯足矣,让孩子感受到每当坐在这个角落里的时候,就可以开启一本好书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阅读的习惯。
创造阅读的仪式感
儿子四五岁的时候,每晚睡前,我都会叫他去选今晚要读的书放在床上,我来给他读,这个时候他会非常开心,常常从书架上抱起一叠书,“今晚我要读十本!”他高兴地喊道。尽管听到他的话时,我的喉咙在暗暗叫苦,但是,我的内心却充满喜悦。
躬身示范
每个爱读书的孩子肯定至少有一位爱看书的家长,家长每天一空了就看手机打游戏,孩子肯定也学会了一空了就看手机打游戏,所以为了孩子能够爱上阅读,我建议家长们要拿起书本,放下手机,躬身示范。
三、阅读范围:不要设限
家长所担忧的是,买来不爱看怎么办?
我买书也会遇到孩子弃之不理的时候,孩子是天生的品鉴家,如果你买的书孩子不爱看,说明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这本书质量不好,但如果是经典书籍,你就要考虑下一个因素。
第二,书籍难度与孩子能力不匹配,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是等待,你要相信总有一天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他会开始看你为他准备的精神食粮的。
第三,这暂时还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还是等待,你得相信,如果是好书,总有一天孩子们会捧起来,兴趣盎然地读起来的。
如果说,给孩子选书有标准的话,我认为有两条标准:
一个是要遵循孩子现阶段的兴趣
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家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兴趣买书,因为那个时候孩子的阅读能力差,唯有兴趣能够让他们克服阅读路上遇到的“拦路虎”,克服懒惰。阅读这个活动其实是需要大脑的多处合作才能完成的动作,并不像我们成年人想的那般容易。
二是一定要是健康
这个标准很难掌握,大家在选书的时候,在把这些精神粮食喂给自己孩子的时候,自己要先仔细看看,尤其是文学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