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讲究真事隐,假语存,我认为贾元春就是曹雪芹手中最大的一个障眼法,表面看,贾元春晋升是因为自身贤良受宠,背后皇帝却醉翁之意不在酒,贾元春只是一颗棋子,是皇帝考察贾家的一面镜子,贾家自己看的是繁花似锦,皇帝看到的却是恶鬼丑陋!贾家的悲剧就是皇帝通过贾元春照出了贾家与自己不一条心,甚至僭越不法,最后动手灭了贾家!
一,元春晋升前的外部因素。
贾元春晋升的非常突然。就在贾家赫赫扬扬给一个重孙子媳妇办了一场超规格豪华的葬礼。这件事,半个官场都轰动了,老牌势力四王八公全部出席,北静王更是亲自高调出场祭奠,要是贾母死了这个规格勉强不过分,但秦可卿死了所这样大的规格,完全不符合为人臣子低调做人的为臣之道。皇帝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个。尤其秦可卿的棺材板竟然是亲王规格的,这是大罪!可皇帝竟然没有追究,不但没追究,还立马给贾元春晋晋封贤德妃。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可深思之后就会不寒而栗。
皇帝分很多种,对待贾家这事,朱元璋的做法绝对是直接一窝端,不把老子放眼里杀了得了,比方胡惟庸、蓝玉。康熙的方法是养着,等自己有能力了再干掉他,比如鳌拜。雍正的做法是放任他们,麻痹他们,搜集证据,时机成熟后将所有有牵连的人员一锅端,比如年羹尧、江南织造曹家!我认为贾家遇到的这个皇帝是康熙和雍正的集合体。这主要体现在当时除了皇帝在,还有太上皇。不照搬历史,这表明皇帝继位不久,朝中贾家等四王八公老牌势力还没效忠新皇帝,秦可卿超规格葬礼,让皇帝不得已用贾元春做出试探。
二,元春封妃拉拢贾家。
皇帝越忌惮贾家后面的势力就必然要先拉拢这股势力为我所用!不能用才会拔掉。元春晋升就是试探。贾家什么反应呢?不是感恩戴德,而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这是明显的小人得志。高兴是一回事,得意之状绝不是高兴的样子。曹雪芹这一笔暗藏深意,怎么看都像贾家认定皇帝必须要倚重自己,元春晋升是必然也是应该的。只有心中笃定的事实现了才会得意!言外之意就是小子,我就知道你需要我们!
三,皇帝热脸贴了冷屁股。
皇帝拿出诚意,贾家却认为皇帝落入自己彀中,向自己的势力就范,随后在省亲这个问题上再次将了皇帝一军。
皇帝“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
皇帝的旨意很明显,一个月可以进宫看视六次。初二,初六,十二,十六,二十二,二十六,这是很重的洪恩浩荡了。皇后妃子们能经常见到家里人应该很开心。可意外出在太上皇竟然又下旨了,这是非常忌讳的事,曹雪芹通过贾琏之口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透露出非常紧张的政治氛围:
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关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太上皇干预皇帝的旨意,是大忌!也没有几个太上皇会这么做,敢做的都是和儿子关系紧张的才可能!两个皇帝发出旨意,是乱政。皇帝对朝政掌控力的严重不足是《红楼梦》背后的政治现状。换成你是贾家,你会听谁的?皇后家听了皇帝的绝不响应,可贾贵妃家,吴贵妃家,周贵人家却听了太上皇的(这几家的姓都有意思:假,无,诌)大兴土木起来。换你是皇帝,你会怎么想?一定恨贾家入骨!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四,贾元春尴尬的地位。
元春在林黛玉来贾府之前入宫,多年无声无息,真要才貌俱佳皇帝宠爱早都晋升了,何至于突然从女史一步登天?突然晋升就明显表示有问题。贾元春能近距离接触皇帝,更了解皇帝,所谓伴君如伴虎,元春对皇帝的心思有所猜测,所以省亲之时她提醒贾政:只以国事为重!又叹息大观园太过奢废了。
皇帝的态度元春慢慢就会了解,体会也日渐加深。她的判词也好,曲子也好,都体会不出里边的幸福感。弓上挂着香橼,二十年来辨是非,虎兕相逢大梦归,都预示着元春不被宠爱,只是政治筹码。而曲子最后说她的心声: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元春最后明白了皇帝的真实用心,死前辨明是非,希望贾家要早认清事实,尽早抽身,皇帝已经剑指四王八公老牌势力,希望贾家不要趟浑水,只是可惜为时已晚!
就这样,说清楚了不总结。我把这个观点用在《红楼梦》真事隐上,经常提出,有同意,也有不同意。我希望有看到的朋友尽量平和点,理性探讨!一家之言,抛砖引玉,献丑了!
【文/君笺雅侃红楼】欢迎关注!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工笔红楼梦》清.孙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