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躯体忧虑障碍Bodily Distress Disorder
1、ICD-11的一个新类别;
2、除了ICD-10中:躯体化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持续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3、还包括功能性躯体综合症:
(1)呼吸循环系统:过度换气综合症、非心脏性胸痛;
(2)消化系统:肠易激惹综合症;
(3)肌肉骨骼系统的躯体症状:肌纤维痛、慢性疲劳综合症、疼痛综合症。
4、社区调查患病率少于1%,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
5、美国调查数据:患病率为0.1%-0.4%;
6、初级保健机构一般为1-2%,住院病人高达5%;
7、病因和发病机制
(1)心理社会因素:幼时过度照顾或忽视,经历创伤等、继发性获益(不用工作却全薪)、社会文化环境(集体主义文化)、“神经质”的个性;
(2)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有家族聚集性,可能存在脑干网状结构滤过功能失调。
8、临床表现
(1)共同临床表现:症状复杂、多样、未能找到明确器质性依据;反复检查和治疗,疗效不好,影响医患关系;诊断名称含糊、多样,强化患者疾病感;患者病前常有应激相关问题,病后的应激有加重了疾病感。
(2)各系统常见临床表现:呼吸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的躯体症状,衰弱症状,其他症状;
9、诊断要点:
(1)主诉痛苦的躯体症状;
(2)对症状过分关注,坚信症状会带来健康影响,反复就医;
(3)恰当的医学检查及医生的保证均不能缓解对躯体症状的过分关注;
(4)症状持续存在;
(5)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者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诊断-严重度分类10、鉴别诊断:躯体疾病、疑病障碍、抑郁症、焦虑障碍、分离性运动和感觉障碍、精神分裂症(妄想)、物质依赖;
抑郁症与焦虑障碍中有躯体症状,比如身体疼痛、心慌、出汗,需要注意区分。
11、治疗目标及治疗原则
(1)治疗目标:减少或减轻症状,减少心理社会应激,减少或减轻日常功能损害,减少不合理医疗资源的使用(医患关系是基础,需要接纳、共情);
(2)治疗原则:对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保持谨慎的判断和处置,对共病予以治疗。
(3)治疗过程中对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应保持谨慎的判断和处置,需要与来访建立安全的关系,对于来访者身体的不适做到充分的接纳和共情,以免造成来访的反感。接下来再与其讨论不适的原因。
12、治疗:
(1)心理治疗: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支持性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
——针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SSRI、SNRI、抗焦虑药;
——对于慢性疼痛:SNRI、三环类、镇痛药;
——对偏执倾向(先占观念):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3)其他治疗:频谱治疗、按摩治疗等,中医中药。
13、病程预后
(1)慢性波动性病程;
(2)最初都就诊于综合医院的非精神科;
(3)预后相关因素:病前人格特征、社会心理因素、情绪、认知模式、治疗依从性。
二、疑病障碍Hypochondriasis(已并入强迫及相关障碍)
1、概述
(1)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观念为特征;
(2)建立在对一个或多个躯体症状或体征的错误解释上;
(3)反复就医,阴性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或保证不能打消其疑虑;
(4)就医行为带有强迫性,类似强迫症患者的强迫性检查;
(5)男女患病无差异,综合医院中0.2%,精神卫生机构就诊0.9%,住院患者1.1%。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前个性:疑病型人格;
(2)心理社会因素:对父母或早年养育者的依赖、过度保护;超过半数的患者起病有一定诱因,如环境变迁、医源性影响、罹患躯体疾病、遭受挫折等;
(3)继发性获益,对患病行为的解释模式。
3、临床表现
(1)核心症状:对健康过分担忧、对身体过分关注、感觉过敏、疑病观念;
(2)临床表现是一个连续谱:最轻只是对正常身体感觉过分关注,极端者可以达到疑病妄想;疑病症状涉及躯体各个器官;常伴有抑郁或焦虑;反复就医、反复检查、甚至怀疑医生的临床技术和耐心。
4、诊断要点
(1)患有一种或多种疾病的先占观念或担心,持续存在,认为疾病是严重的、威胁生命的、预后不良的;
(2)先占观念建立在对躯体症状或体征的灾难性理解上;
(3)反复过度进行与身体健康相关行为;
(4)总频繁更换医生寻求保证,害怕药物治疗;
(5)症状引起患者明显痛苦,导致功能损害。
5、鉴别诊断:躯体疾病、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6、治疗
(1)心理治疗为主(认知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纠正疑病的错误观念,控制检查的行为、鼓励患者以建设性的方式应对症状;
(2)药物治疗为辅:对症治疗(抗抑郁、抗焦虑、抗精神病药物)。
7、病程预后
(1)病程长短不一;
(2)多数为慢性迁延病程;
(3)急性起病、有明显诱因、治疗及时者预后较好;
(4)女性预后优于男性。
三、总结区别
1、躯体忧虑障碍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有持久存在的躯体症状、未能找到明确的器质性依据、女性的患病率为男性的2倍。
2、疑病障碍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强迫性地反复就医、担心或相信有严重躯体疾病、错误解释躯体症状、男女患病无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