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三 “道”
文学自开始就肩负着重任——“载道”、教化,作者借助语言文学来承载自己的政治主张、人生哲学,孔子述而不作,把自己的主张、思想言传身教给弟子,弟子集其言成《论语》;孟子借助比喻、辩论汪洋恣肆地阐述自己的思想、主张,结成《孟子》;庄子借助寓言、诡言绮丽蕴藉地暗寓自己的“三观”,汇成《庄子》。
老子呢,他创立 “道”,以之为载体来宣传他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洞察而得的深刻见解、在大自然中探寻到的质朴规律及在现实人生中旁观而得的智慧。因此,把握住 “道”才能把握住《道德经》的思想,才能真切体会老子的赤子之心中流淌的涓涓热血。
老子在第一章提出“道”的概念,在以后章节中反反复复多角度多层面来论述“道”,并把“道”为效仿模拟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分析历史、反思现实,进而主张“无为而治”。
一、“道”作为造物主。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之”是什么意思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恃之以生”。 “道”生出一、万物,自然这个“道”就是造物主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造物主本无名,老子为了论述的需要给它取字“道”、命名“大”。
二、作为造物主之“道”的特征。
1.物理特征: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窈兮冥兮”“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这是老子对“道”的抽象表达;形象表达则是“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抟)之不得名曰微”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作为造物主的“道”是无色无味无形,看不见摸不着嗅不觉,因为它太大了,也因为它太小了,它既是独立存在的客体,又蕴含于它所创造的万事万物之中,而且“反者道之动”,它又是流动不居,时时刻刻在运行着的。
老子之所以赋予道这种物理特征或许就是为了增加“道”的神秘性,从而让人们对“道”加以尊崇。
2.“人格”特征: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万物归焉,而不为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老子两次指出“道”生养万物却既不主宰万物又不博取声名,这样的“道”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三、“道”之于《道德经》的意义
“道”作为老子笔下的造物主,是自然性的一种存在,它顺应万物的本性生养万物,同时又无求无欲,老子赋予“道”这种特征是有他的深刻用意的:作为造物主尚且如此,那么作为造物主造出的一个物种——人类,作为人类的治理者该如何生存、如何治人,不言而喻——无求、无欲、无为而已。至此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主张、人生主张就顺其自然,并且有理有据了。
这就是老子与诸子的不同之处,它造出“道”,这个神秘莫测无所不能又无求无欲无为的参照物、效仿对象,谆谆劝告治国者顺民心应民望剔除个人私欲来治国治民,引引劝导民众清心寡欲顺应自然颐养天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