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哥跟他老娘去帝都了。
说走就走的特种兵行动。不知这样能否让谦哥心理稍微平衡一点——
他心中,姐姐小时候跟着爸妈动辄“说走就走”,玩遍全国。可不是嘛,姐姐每学期都是幼儿园退伙食费最多的那个。
以至于,当翻看地理绘本时,谦哥总喜欢问一句“这里姐姐去过吗”,语气中充满了对姐姐的膜拜。
问题是,谦哥要在读大学之前赶上姐姐的旅游经历,就别想了,安心点吧。
当然了,这得看怎么说,就算经常带谦哥出去玩,效果上也和带姐姐完全两码事。
比如说,带姐姐出去玩,她会钻人群里去蹭导游讲解,她会观察不同地方的风俗人情,她会如数家珍地说起相关历史故事……
再看这,带谦哥出去玩,他是钻人流里瞬间不见踪影,他是垂涎不同地方的玩具零食,他是如数家珍地念起要听什么故事……
所以嘛,带小时候的姐姐出去,叫旅游;带现在的谦哥出去,叫遛娃。
不过呢,有机会还是应该带孩子出去走走游游遛遛的,举个例子——
地理课,我们现如今生活在平原地区,姐姐的地理老师随口问学生“大家爬过山吗”;姐姐深藏功与名:“我爬过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但我不说!”
幼儿园,谦哥回到家和小伙伴聊天,指着家里的地图信口开河“世界上最高的山是黄山!”
这二者,不仅仅是知识的区别,还有体验的区别。
又比如——
政治课,姐姐的老师讲到HK,自称去过一次,语气中满是“文明”的赞许;姐姐深藏功与名:“那巴掌大地方我去过三五次,文明,just so so 吧,但我不说!”
幼儿园,老师给孩子们讲起大海,说海滩边可以捡贝壳海螺;谦哥大喊“老师,我以前就生活在海边”,然后开始噼里啪啦一顿输出“海滩上没有海螺……”
这二者,就是浮光掠影道听途说,和,自己了解亲身体验的区别。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