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出自《道德经》第24章)
【译文】
踮起脚跟难以站立,迈开大步走反而不能远行。
【解析】中国有句古话叫“欲速则不达”。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老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有长久的耐心,急躁是不行的。大道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任何违背它的事物与行为,必然遭到惩罚。阴阳失衡是对大道最大的违背,因此“跛者不立,跨者不行”也就是必然结果。
真正的智者都知道,成功要靠一点点积累。正如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查理·库金先生所说:“成就伟业的机会并不像急流般的尼亚加拉瀑布那样倾泻而下,而是缓慢的一点一滴。”更快只能通过更多努力实现,希望金子超过汗水的想法,有太多幻想的成分。
【哲理引申】
人们要做成大事情,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蹴而就。物极必反,成长过快,失败也会很快。企业成长过快,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环境给予机会,另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者主观上过于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谋求企业的快速发展,如意算盘没打成,却赔了夫人又折兵,造成资金链断裂,最后导致企业崩溃。巨人集团的史玉柱当年的突然垮台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曾创造“一年百万富翁,二年千万富翁,三年亿万富翁”的神话传说,那时的他甚至被人称做中国的比尔·盖茨。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推出M6402,实现利润3500万元。1992年,史玉柱率100多名员工,落户珠海。当时的巨人已经是非常大的企业,年销售额上亿。这样的软件公司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因此珠海政府对巨人非常重视,也给了很多的照顾:高科技企业税全免,破例审批出国……巨人一下子发展了起来,资产规模很快接近2~3亿。手里有钱,精力也多,史玉柱开始不满于只做巨人汉卡,他开始做巨人电脑。巨人电脑虽然挣钱,但管理不行,坏账一两千万。巨人电脑还没做扎实,史玉柱又看上了财务软件、酒店管理系统,其他涉足的行业还有服装和化妆品,摊子一下铺到了六七个事业部。
1993年,史玉柱成为珠海第二批受到重奖的知识分子的消息轰动全国。政府先后批给了巨人4万多平米的地,希望史玉柱为珠海争光,将巨人大厦建为中国第一高楼。当时全国已经兴起了房地产热,只要是房子就能卖掉。所以,史玉柱开始有些飘飘然了,巨人大厦从最初预定的38层窜至72层,所需资金12亿。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被迫将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管理不善等原因,迅速由盛转衰,巨人集团危机四伏。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不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巨人集团名存实亡。
巨人的垮台是史玉柱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众多企业家的前车之鉴。史玉柱后来在总结教训时说:“心情浮躁、好大喜功、好高骛远,这些词用到那时候的我身上,一点不过分。那时候巨人的企业文化是不对的,动不动就提口号,我要做中国第一大。原来是用来激励员工,后来把自己也给骗了。现在我再也不敢定这种目标了,我要做的就是,把任何小的地方都做到最好。现在我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抵制住进军其他行业的诱惑。我压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就写好投资报告,等着自己的团队毙掉。”企业发展不能搞冒进,“做大才能做强”的思维早已过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