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诗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吟唱至今,我们似乎也能从中看出《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其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了》还是初一,那时候的我还小,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只隐约记得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孤傲,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强势、俗气等,认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了贾、史、王、薛四户人家的兴衰史的书而已。
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再读《红楼梦》,突然多了更多的感触,不是纯粹的去读这本书的故事,而是更多的去关注那些故事背后所体现的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
作者曹雪芹具有非常强烈的反抗精神,凄苦哀婉的宝黛之间悲惨的爱情故事就是曹雪芹对封建传统礼教的强烈控诉。黛玉,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子,“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如此多娇的她敢爱而不敢言,只能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她唯一的救命稻草——宝玉,她深深爱着的宝玉。正所谓,爱之深,悲之切。最后,甚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当她的爱情幸福被扼杀时,表现得却那样的勇敢、决绝,她以死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一个美丽、柔弱、勇敢、决绝的悲剧形象,便深深铭刻在读者心中,屹立在中国文学史上。借此,也表达了曹雪芹对黑暗、可耻的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一段情节,就集中体现了她复杂的个性。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落花的命运就是黛玉的命运。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封建传统文化教育出来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反抗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不是屈服,是对这黑暗的社会的无声的抨击,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挑起一抹弧度。其实,这也正是民间风俗和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便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当然,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令人如此伤感。
读了《红楼梦》,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分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观念无关,但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能力去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复材1501仇朋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