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一次和老公吵架,如果没有及时刹车,最后都会演变为撕心裂肺的痛苦和深深的绝望。或许开始的时候没有那么生气,情绪也没有那么糟糕,但是,如果没有阻止负面情绪的疯狂生长,很有可能会膨胀到无法收拾,越想越觉得所爱非人,一切都是那么不值得,万念俱灰的最后,就只剩下一个念头:离婚。
虽然一次也没有离婚成功,但是我很确定,我当时的状态是真的不想过下去了,是真的想要离开,没有口是心非,也没有说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被挽留。
我很想知道当时的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悲伤到那种程度,明明事后回想也想不出所以然来。我终于在心理学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第一,心情影响记忆的可用性。
当我们以为与乘风滑翔相比,保龄球是一种危险性较小的运动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记忆的有用信息判断,打保龄球受伤的可能性较小—这就是记忆的可用性。
但是,记忆的可用性也会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
记忆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带有偏向的样本;
储存的记忆信息不精确。
许多人都认为飞机比其他交通工具危险,但事实上不是。造成这种认知误差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为,人们对于飞机安全性的了解来自于媒体,而只要发生了空难,势必会被大肆报道。再加上空难很少有幸存者,严重的后果也加深了普通百姓对它的误会。因此,通过记忆储存的信息就带有偏向性和不精确性,就很容易作出不准确的判断。
而心情会严重影响这种记忆的可用性。
在一项研究中,被试阅读一些语句,这些语句会让他们产生可测量的心情—快乐或者不快乐,然后要求他们回忆过去令他们感到快乐或不快乐的事件,最后一次估计此类事件在6个月之后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结果表明:与心情一致的记忆的可用性预言了关于将来的判断—拥有快乐心情的被试更容易回忆起令人快乐的事情;令人愉快事件的可用性,会导致被试判断将来会发生更多快乐的事情和更少不快的事情(MacLeod & Campbell,1992)。
第二,情绪影响记忆。
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体验到的情绪,会随着事件一起储存在记忆中。当一个人在处理信息时,对于那些与当前情绪一致的内容就更容易被发现、注意和深入加工—情绪一致性处理(Gilligan & Bower, 1984);在特定情境中,如果人们储存记忆时的情绪与当前情绪相同,就更容易提取信息—情绪依赖性记忆(Eich, 1955; Eich & Macaulay , 2000)。
也就是说,当我看到老公又在抽烟的时候,就很容易想起曾经劝他戒烟时的卑微、无奈、愤怒,从而心情瞬间就不好了。而当我们心情不好的话,就更会想起曾经那些让自己心情不好的事情,也就是陷入了死循环,而且是出不来的那种。所以,每次到最后的时候,我能想到的解决之道就只有离婚。
虽然都明白保持好心情的重要性,奈何生活中太多的鸡毛需要捋,总是弄得人心烦意燥。目前我还没有找到克服这种被自己记忆牵着鼻子走的方法,只能尽量让自己冷静,或者把自己关起来,哭累了,痛苦久了就会犯困,然后就可以睡着了,睡了起来一切都要好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