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到一个年龄,或许最重要的学习是放下对爱情的痴念。放下对他人的期盼,把更多的爱给自己,给更值得的友谊。”一大早就被陈文茜的这句话戳中。
我也不敢确定这个女人到一个年龄中的“一个”,具体是什么时候,但总觉得自己仿佛正在走上这条路。稍微有点可悲,如果一直没人拽住我,恐怕是会一去不回头了吧。
学习放下是非常难的事情。放下对他人的期盼听似简单,但实则难得很。若那人对你来说是无关紧要的,那还好些。若那人是与你关系亲近的人,就真的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暴击,然后呵呵呵了。
很多时候,越是关系亲密,失望也就越多。从不能秒回你的信息到忘记挑选合适的礼物,从不能五秒立刻接听电话到忘记主动与你讲话等等小事儿都会构成失望的理由,这种细节,往往是瓦解一段亲密关系的开端。当然,不开始一段亲密关系,自然就不会有这些困扰,但想必,但凡敏感的女人,都是在反复失望中锻炼出了笑纳这些的能力吧,所以才能云淡风轻地说出放下对爱情的痴念,把更多的爱给自己和值得的友谊这种话。一方面觉得这样能看淡爱情的女人很帅气,但一方面又为她们感到莫名的心疼。
今早看到十点读书推荐了一位日本的女性作家,向田邦子。她被称为日本张爱玲。擅写爱情却终身未嫁。她一边写作,一边支撑着岌岌可危的家庭,还与妹妹一起编写了食谱,经营一家料理店,照料她的几只猫咪。她活得充实又从容不迫。而我最佩服的是她三十五岁之前一直都与家人住在一起,直至三十五岁与她外遇出轨的父亲大吵一架才搬出去独自居住。想来真是非常惭愧,我现在会时常觉得自己的家越来越陌生,东西放在哪里都远不如自己住的屋子熟悉,有时回家竟不如回住的地方让我感到舒心。因此时常会想着,努力存几年钱,在这里给自己置个小小的屋子,如在这里一样,把墙壁刷成我喜欢的样子,贴我喜欢的木板贴,买我喜欢的地毯和桌椅,把亲手栽的植物摆满小小的窗台,把鱼缸搬到阳光最好的地方给那三条傻鱼晒晒太阳,晚上再挪回床边,关上灯,一屋子的寂静中听三条傻鱼吞吐泡泡的呼吸声。
如果真能如此,与自己差到极致的身体,与让自己感到绝望的治疗过程和平相处,就这样波澜不惊的安安稳稳的度过,那也是我所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
但这两天又不幸病倒。我想我现在甚至没有脸面去讲好好爱自己这种话。因为真的已经很努力地照顾自己了,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好好爱自己了。一个疲于应付不断生病的人,哪里来的余力去顾得上其他。昨晚早早躺床上休息,无奈胸腔及气管就像是被谁放了一把火,火烧火燎的难捱。猛然间想起张嘉佳的《反向人》,真的是越想越觉得恐怖。身心难受,更睡不着,于是就像平底锅上的咸鱼一般,来回翻身,倍觉煎熬。偏偏又是一阵猛咳,咳得脸也热,眼泪都流出来,就很想哭。心里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抵抗力这么差,一点风吹草动就举城皆兵,如临大敌。忽然又想起前两天看到史铁生的文章。他说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写字儿。刚坐轮椅的时候还在想,要那样瘫坐着到什么时候,后来生了褥疮,整整半年都要歪七扭八的躺在床上时,才知道能坐着的日子有多好。
为他这一句,我已经暗暗跟自己说好了。不头疼脑热的日子,就要多笑才好;能早早入睡的日子,就要乖乖躺好睡觉;牙不疼的时候,就要好好吃东西。然后,遇到感兴趣的人,就要好好了解好好聊天。喜欢的要大胆地说出来,不喜欢的也要坦白地告知。要好好地感谢支持和关心我的人,尤其是连废话都愿意听我说的那种,不求与更多人发生牵绊,希望所珍视的感情都能真挚且长久。
当然我最最希望的还是自己能摆脱受害者的内耗模式,变成积极的有自信的人,还能若无其事地为了谁而犯次傻。
若再如何努力也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对单身这件事,甘之如饴也好。
最后,很晚了,也写了很久,用一段温暖的话做结束语。晚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8891/47ce08a6ee7932e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