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自古与文人联系就密不可分,几乎是一种标配器物,是文人修养的一种体现。孔子当年在杏坛教学的时候,就“弦歌不辍”。古琴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瑰宝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它是文化艺术的传承。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带你领略这个文人君子标配物件的独特风采。
非遗园中的古琴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可考证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早在春秋时代,古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礼记》中说“士无故不撤琴瑟”,在君子的座位上,左边放着琴,右边摆着书。文人与古琴相关的故事不胜枚举,如孔子与师襄,俞伯牙与钟子期,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等。可惜的是,古琴用木质材料制成,长久的保存较为困难,至今所能见到的传世名琴大多是唐宋以后的作品。
传统文化环境孕育着古琴的成长和发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浸润于这样的文化,古琴逐渐演变成精致的文人音乐,故有“文人琴”之称。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兴于民间。关于以琴为声乐伴奏的形式,早在《尚书》中,已有"搏拊琴瑟以咏"的记载。周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弦歌",即唐宋以来所谓的琴歌。从汉代蔡邕所著《琴操》中,有歌诗五曲,即周之弦歌,其中的"十二操"、"九引"以及"河间杂歌",都是援琴而歌的。
古琴艺术琴棋书画,曾是中国古代文人引以为傲的四项技能,也是四种艺术。文人在习琴的时候,都是把老师传承下来的谱子记着,一个曲子就是一募本。但凡古琴声一响起,所有的语言都显苍白,歌声中听到一个大时代人类的渺小。
然而,由于琴自古都是文人自我陶冶的一种雅好,很少在公众场合演奏,所以现代人对它的了解已经十分有限。自从清朝灭亡之后,中国整体上倾向于向西方学习,古琴艺术曾一度衰落。直到20世纪30年代,今虞琴社成立,并第一次提出重新振兴古琴。建国后,“古琴研究会”在北京成立。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现今懂古琴的人越来越少,古琴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大众对古琴的熟悉和重视程度很低,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为古琴发声,让你全面了解这个“哀而不衰,蕴而不浓”的古琴艺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