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量子力学史话
ERP佯谬与这场世纪之战的结束

ERP佯谬与这场世纪之战的结束

作者: 风之谷的煤煤球 | 来源:发表于2018-06-16 01:12 被阅读0次

    1927年,布鲁塞尔,“物理全明星梦之队”齐聚一堂,这无疑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一次索维尔会议。只关心实验结果的实验派:布拉格和康普顿;哥本哈根派:玻尔、波恩和海森堡;还有哥本哈根派的死敌:德布罗意,薛定谔以及坐在下面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对哥本哈根派量子论发起的最后一次攻击是EPR佯缪

    我们想象一个大粒子,它本身自旋为0,但它是不稳定的,很快衰变为两个小粒子,向相反的两个方向飞去。我们假设这两个小粒子有两种可能的自旋,“左”and“右”,如果粒子A自旋为左,粒子B的自旋便是右,以保持整体守恒。此时,只要我们不去探测,每个粒子的自旋便都处在一种左/右可能性叠加的混合状态。但当我们去观测的时候,波函数一瞬间坍塌了,A粒子随机选择了一种自旋状态,比如说“左”旋。但此时,根据粒子体系总体要守恒,那么B粒子肯定就是右旋了。问题是,A和B之间的距离可能已经相隔非常遥远了,比如几万光年。它们怎么能做到及时的相互通信,在A坍缩成左的那一刹那,B一定会坍缩成右呢?

    爱因斯坦等人认为,既然不可能由超过光速的信号传播,那么量子论所说的粒子在观测时才变成真实的说法显然违背了相对论的原理,其中涉及了瞬间传播的信号。唯一的可能是两个粒子从分离的那一刹那,其状态已经客观的确定了,就像在经典世界中所描绘的那样。

    其实EPR佯缪根本不是什么佯谬,他最多表明了,在“经典实在观”看来,量子论是不完备的,这简直是废话。波尔认为,当没有观测的时候,并不存在一个客观独立的世界,并没有“两个粒子”,而只有“一个粒子”。A和B本来没有自旋,知道我们采用某种观测之后,所谓的自旋才有物理意义,两个粒子才变为真实的,对其中一个观测必然扰动了另外一个。

    既生爱,何生波。我们可以说玻尔的引导的量子论革新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因果论,然而两位科学巨人都为各自的信念奋斗了毕生。在量子论的引导下,现在科学显得如此朝气蓬勃,它的各个分支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从半导体到核能,从激光到电子显微镜,从集成电路到分子生物,量子论把它的光辉撒播到了人类社会每个角落,成为有史以来在实用中最成功的物理理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ERP佯谬与这场世纪之战的结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yn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