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来源: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班第三学期《孟子》学习心得
文:弥望
编辑:泽溪
很幸运报名杜保瑞老师的国学私塾班听老师讲课。
由于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所以选择了中国哲学这个专业,想更深一步地了解中国古代圣贤们的智慧。
这是第一次听杜老师讲课,由于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想通过杜老师的授课获取一种感觉,一种比较明晰的理论构架。
听完老师的讲课之后也的确跟自己之前接触的讲课方式、内容不同。
这次讲授《孟子》,老师将其分成十个部分来讲,于我而言,这样对孟子的思想主张其实有了一个更加明晰的理解。
老师上课讲得也很细,这让我对古文也能更好地接受、理解。每节课确实需要多听几遍去消化。这是我对第一次听课的直观感受。
其次,对上节课老师讲的内容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孟子所主张的“性善论”可以作为他的义利观的基础。
“性善论”即人生来就固有善性,这种天赋的善性,作为“善端”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
也正是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凸显出孟子对于“义”的价值取向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在孟子看来,人的道德行为的根源就在于人自身之中,礼、义、仁、智四德是人内心所固有的,发端于“人皆有之”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人心中于这四种善端,才得以产生仁、义、礼、智四德。
“圣人,与我同类者……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告子上》)。
崔大华先生在《儒学引论》一书中,说道:“义理是作为人类所共有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离娄下》),义理是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类’的标志,圣人与众人的差别,只是在于他对‘义理’有更早、更多的实践和觉悟。
孟子的逻辑是,只要是人,就应有‘义理’,皆有仁义礼智之心;不具有义理,也就不能作为是人的存在了。
正是由于孟子认为人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是人心所固有的、本能的,具有某种外在目的的、绝对的性质。
因此,在孟子的道德实践中,自然地把自我反思,内在精神当作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且对外在的功利的目的和行为之道德价值表示否定和轻蔑”
对于崔大华先生的观点,我并不是十分赞同,实质上,在孟子看来,“义”和“利”并非是绝对对立的,“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孟子强调的是“义”的优先性,并不绝对的否定“利”的存在。
所谓的“追利”也都是在“重义”的基础上以及不能侵犯别人利益的前提下。
纯属个人的观点,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判指正。
以上是我上完这节课的一些感受,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论建设有待加强,希望通过跟老师一起学习孟子,能打开自己的思维,获取一种对中国哲学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