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孟子心得,在义和利上,与崔大华先生的不同观点

学习孟子心得,在义和利上,与崔大华先生的不同观点

作者: 抱朴讲堂泽溪 | 来源:发表于2019-12-12 12:34 被阅读0次

原创文章来源: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班第三学期《孟子》学习心得

文:弥望

编辑:泽溪

很幸运报名杜保瑞老师的国学私塾班听老师讲课。

由于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所以选择了中国哲学这个专业,想更深一步地了解中国古代圣贤们的智慧。

这是第一次听杜老师讲课,由于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想通过杜老师的授课获取一种感觉,一种比较明晰的理论构架。

听完老师的讲课之后也的确跟自己之前接触的讲课方式、内容不同。

这次讲授《孟子》,老师将其分成十个部分来讲,于我而言,这样对孟子的思想主张其实有了一个更加明晰的理解。

老师上课讲得也很细,这让我对古文也能更好地接受、理解。每节课确实需要多听几遍去消化。这是我对第一次听课的直观感受。 

其次,对上节课老师讲的内容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孟子所主张的“性善论”可以作为他的义利观的基础。

“性善论”即人生来就固有善性,这种天赋的善性,作为“善端”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

也正是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凸显出孟子对于“义”的价值取向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在孟子看来,人的道德行为的根源就在于人自身之中,礼、义、仁、智四德是人内心所固有的,发端于“人皆有之”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人心中于这四种善端,才得以产生仁、义、礼、智四德。

“圣人,与我同类者……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告子上》)。

崔大华先生在《儒学引论》一书中,说道:“义理是作为人类所共有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离娄下》),义理是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类’的标志,圣人与众人的差别,只是在于他对‘义理’有更早、更多的实践和觉悟。

孟子的逻辑是,只要是人,就应有‘义理’,皆有仁义礼智之心;不具有义理,也就不能作为是人的存在了。

正是由于孟子认为人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是人心所固有的、本能的,具有某种外在目的的、绝对的性质。

因此,在孟子的道德实践中,自然地把自我反思,内在精神当作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且对外在的功利的目的和行为之道德价值表示否定和轻蔑”

对于崔大华先生的观点,我并不是十分赞同,实质上,在孟子看来,“义”和“利”并非是绝对对立的,“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孟子强调的是“义”的优先性,并不绝对的否定“利”的存在。

所谓的“追利”也都是在“重义”的基础上以及不能侵犯别人利益的前提下。 

纯属个人的观点,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判指正。

以上是我上完这节课的一些感受,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论建设有待加强,希望通过跟老师一起学习孟子,能打开自己的思维,获取一种对中国哲学的感觉。

相关文章

  • 学习孟子心得,在义和利上,与崔大华先生的不同观点

    原创文章来源: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班第三学期《孟子》学习心得 文:弥望 编辑:泽溪 很幸运报名杜保瑞老师的国学私...

  • 义与利

    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孝? 学习心得:义与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义与利,是一个选择!选择大义,我...

  • 义利

    我们知道孟子主要倾向于义而非利,但西方却有人说孟子的义利观毁坏了中国的资本主义道路,我认为孟子的观点是有价值的,...

  • 利与义

    2018-6-3:利与义 早起,读《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下》,再度对利与义这两个根本性的大原则大是大非问题深有...

  • 《易经》:“利者,义之和也。”真正的利益,是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合作共赢,彼此间都得利。有个孟子收礼的故事。孟子拒...

  • 关于义利学说的思考

    关于义利学说的思考 孟子一书,开头就来一句:“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将义与利对立起来。 义:人应当如何存在...

  • 从孟子看义、利

    孟子和孔子虽都是儒家学派,但是两人因时代、价值观的不同,从而研究出了不一样的知识。 我们知道,欧美国家...

  • 孔子很慈厚,孟子很爷们儿

    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那么,孟子思想的核心便是“义”。仁与义不同,孔与孟也不同。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

  • 《传习录》摘抄: 答欧阳崇一(3)

    孟子言“必有事焉”,则君子之学终身只是“集义”一事。义者宜也,心得其宜之谓义。能致良知则心得其宜矣,故“集义”亦只...

  • 孔子的义利观

    孔子的义利观 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 在孔子学说中,孔子把义和利分得清清楚楚的,义就是义,利就是利,两者的概念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孟子心得,在义和利上,与崔大华先生的不同观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zz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