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去幼儿园的路上,新开了个小超市。
最近每当接他回家路过超市,他都要求进去买零食和小玩具。
有些需要控制的零食,每次都要和他争论很久,才能软硬兼施地让他放弃,又费口舌,又影响母子和谐。
不过,大人的花招总是比孩子多的。
后来接放学,我就不带钱和手机。
他要去超市,我站在外面为难地说:没带钱也没带手机,没法买喔。
他虽然不开心,也只好作罢。
尝到甜头的我每天都这样,连解释也简化为:没钱。
这样连续很多天,他就不提要求了。
我有点心虚,主动说,要不今天去超市买个好吃的。
儿子闷闷地说:我们家是不是没钱了?
我吃了一惊,蹲下来诚恳地跟他说:抱歉啊,让你误解了。我们家的钱,让你上学和吃零食是没问题的,你完全不用担心。让你少吃零食,是怕会影响你的健康,懂了吗。
他的神色明显放松了,去给自己选了一盒饼干。
回家的路上我有点后怕,继续跟儿子聊钱的问题。
他还差两个月到四岁,表达还很肤浅。但他确实是觉得我们突然变穷了,如果再要零食,家里会更穷,所以就不要了。
孩子其实非常敏感,也非常懂事。
但听了我的话,他就放心了。
你看,其实我真正的目的是,控制孩子的零食。
但我用偷懒的方式,敷衍“没钱”。
孩子接收到的讯息就变成:我们家穷,已经到吃不起零食的地步了。
我之所以对这个问题敏感,是因为家长的“哭穷”教育,对孩子成长所起的负面影响太大了。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曾讲,他小时候,母亲总是向他传达“家里没钱”的信息,他一开口要喜欢的东西,他的母亲就会不高兴:家里供你上学已经花费很大了,你能不能懂事一点,别要那些没用的东西,让大人少劳累一点?
除了吃饭穿衣等生活必需品外,他所想要的零食,玩具,兴趣物,课外书,统统是“没用的东西”。
慢慢的,他真的“懂事”了,只埋头学习不提要求了。再想要的东西都忍着,干羡慕别人。
他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如果不节俭,家里就要揭不开锅了。
至于旅行,直到上大学,他也没有离开过所在的城市。
长大了才知道,其实当时他父亲有自己的车跑运输,家里远没有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并不需要靠零食省下几毛钱,去买米下锅。
他一直愤恨于,当他知道真相,而他的母亲轻描淡写地说“学会节俭不也挺好吗”的时候,他已经与轻松快乐的童年失之交臂了。
很大部分成年人总觉得,用“哭穷”来引导孩子,能让他们更懂事,更识节俭,更体谅父母的不易,更愿意去为了改善境遇而努力。
偏偏没有觉察到,即便家境真的窘迫,“穷”也是成年人自身该努力去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要推给孩子去包容。
更不会想到,“哭穷”压力下的孩子,他们所感知的世界更狭隘,性格更敏感,更容易自卑,他们的生活,更难获得轻松和幸福感。
这位大学同学,如今做着外企高管,拿的是高年薪。婚姻美满,儿女双全。在旁人眼里,属于完美人生了。
但在他内心,幼年没有被填饱的空洞依然存在。
他人生价值的第一排序是追求财富累积,但又极其怕风险,只有稳定增长的数字能带给他安全感。因此错过了好几次可以让财富大增值的机会。
这个结果又反讽了他所追求的财富累积。这让他非常痛苦。
在花钱上,他则有点极端。
他对自己很抠门。因为他一旦为自己花钱,就有一股挥之不去的负罪感。
但是对孩子,他不想让自己童年的窘迫再让孩子体会,对孩子有求必应,充满溺爱。
幸好他背后有一位从小获得了充足的爱的妻子,知书达理,不卑不亢,能及时提醒他调整节奏。
陈铭曾在《奇葩说》里讲他一位朋友的事例。
这位朋友坚韧,细腻,善良,目标感非常强,有非常让人钦佩的闪光品质。
但他有时候隐隐会有些自卑,以及无法隐藏的矜持而脆弱的自尊。
在朋友聊到他家庭的时候,大家看来是正常玩笑的尺度,他会突然生气,翻脸。
后来学了心理学才知道“未完成的愿望之魔咒”这个概念:童年时候未完成的愿望,在未来人生路上,会极大影响一个人的价值排序和人生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童年最缺的是钱,他的人生之路,会把物质财务的累积,作为他所有价值排序中最重要的部分。
很多孩子成年后,把赚钱作为他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载体。
其中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的父母笃信“哭穷”教育,没有给他一个稍微充裕的童年。
这样的孩子,无论长大后多成功,都很难体会生活的轻松感与幸福感。
一位读者朋友小D在又一次失恋后,给我发了很长的私信,讲述她的自卑。
她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她跟着妈妈过。
对十多年前的单亲妈妈来说,大环境远没有现在的宽容。一个人维持家计的艰难,会让她时常崩溃,对孩子哭诉生活的压力。甚至说过“如果不是为了你,我的日子会好过很多”的话。
她成长得小心翼翼,家庭的任何困难,她都会自动归因于自己,觉得自己是妈妈的累赘,充满了愧疚感。
即使是学习生活中正常的需求也不敢提,因为她深信自己得不到。
中学时候大家都有带锁的日记本,可以在里面写上少女的小心思。她特别想要一本。
小姨带她去买,硬被妈妈阻止了,说家里穷,何必要去浪费十多元,一元的本子也可以写日记。
最后在妈妈做主下,给她买了一个上下翻面的,纸页薄薄的那种工作记录簿,一元钱。
她后来就习惯性地认为自己配不上好的东西,认为买廉价的才是美德。
到了恋爱中,极度缺爱的她,很容易被对方的关心感动,做出超乎正常的反应。觉得自己何德何能,不知不觉就会态度卑微,尽全力讨好对方。
因为这种不对等的态度,感情很难走顺遂。要么对方对她越来越差,要么被她的态度吓退缩。刚分手的男友,也是因为觉得越来越亏欠她,压力太大而不愿再继续。
工作中,她带着不如人的自卑,哪怕很有把握的项目,自己也不敢开口争取。同时又会陷入“是你们不懂赏识”的自负。
她很羡慕那些自信大方的同事,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能够坦然表达,大胆争取。但换作她,始终没有勇气走出这一步。命运于她,仿佛永远没有“主动”这个选项。
她内心的那个空洞,根源在于幼年,永远得不到来自家人的认可与支持,内心的需求永远未得到过满足。
心理学里有个名词叫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它的意思是,如果你对一些人赋予强烈的期待,这份期待就会奏效。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是,对一所乡村小学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交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校方,并叮嘱他们要对名单保密,不要告诉学生。
其实测试只是幌子,名单是随机开的,名单上的人占了学生总数的20%。
奇妙的是,8个月后,只是通过老师的情绪、态度传达,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了。
这个实验证明,权威的期待,可以强有力地影响一个人。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原始、最重要的权威,是父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
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满足孩子的欲望,会宠坏他们,他们会进而提出更过分的要求。长此以往,会让他们变得骄纵奢侈。
其实,正常的满足与溺爱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个区别在于父母的态度。
在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只有得到基本满足后,孩子才会顺利成长到下一阶段。
孩子其实很敏感,能够从父母的言语、态度里去获取自己能得到的认可和支持度。如果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充足的爱,即使物质稍有欠缺,孩子的内心也是充盈的,对他一生的性格都有积极影响。
如果父母一味限制孩子的需求,暗含的意思是孩子不配得到。孩子真的就会陷入自卑。
作为父母,应该打开格局,生活再苦,也要给孩子希望。
对于孩子的要求,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不要哭穷。但要给孩子树立正确金钱观,让孩子明白,家里的钱是父母的,将来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才是他自己的。
更不要一边满足,一边数落孩子“省吃俭用都是为了你”,让孩子背负内疚感。
不能满足的,也不该哭穷,而应该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暂时超出我们的预算,我们可以一起为了它攒钱。今后如果你努力,你还能拥有更好的。
不要嘴里希望孩子出头人地,有眼界有见识。又舍不得付出,要求节俭,限制了孩子的认知。
父母的态度与格局,隐喻着孩子的人生命运。
无论贫富,接纳自我,教会孩子客观看待处境,对生活充满希望。
保持来自家庭的温情与支持,给孩子长大后自信与勇气的养分。
谨言慎行,育儿育己。
(文图自网络,侵权请联删)
我是咖啡yin公园的菩桃。感谢读到这里的你。愿天下老幼皆有依托。
作者:菩桃,大龄非文艺猫宅青年。
长期读书写作者/心理学研修者/野保动保环保者。
信佛,喜肉,理性,欢实。做你的倾听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