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员工的离职原因很多,只有两点最真实:1、钱,没给到位;2、心,委屈了。
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员工临走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理由,就是为给你留面子,不想说穿你的管理有多烂、他对你已失望透顶。
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和认同,大都来自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这两点都缺一不可,但究竟哪个更重要?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要钱≠只要钱
平凡的世界----钱是好东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并且叫人产生自信
“钱再多,不过一日三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一类的鸡汤似乎如同真理般传递在每个角落。
很多一部分没有钱的群体都一致认为, 自己缺少的是机会,可是当机会来了,我们真的拿得起吗?
"想要赚钱,就去干销售"这个是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
如何在企业“一个销售不爱钱,那肯定不是一个好销售”。对于这句话,我只能认同60%。每一家企业都希望销售能够创造好的业绩,对于销售来说,高业绩也等于高回报。但是任何一个销售,都不是只为了钱才来做这份工作。
换句话说,企业对销售的奖励高与否,与销售的业绩高低并没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即使企业对销售的激励政策特别强,那销售的业绩就一定非常高吗?不一定,这中间还有很多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
许锋博士曾提出过一项经典的公式:绩效=动力X能力。这里的动力机制指的是员工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意愿,也就是愿不愿意干的问题。它与组织氛围、与金钱,与文化、与福利待遇都有着直接关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金钱是其中最强的原动力。
但是员工要钱和“只要钱”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对于其他的精神层面上也会有要求和期待。
高物质奖励≠强激励
心理学里面有个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叫自我中心偏差理论。意思是我们绝大部分人对于自我的认知都是有很大的偏差的,因为我们只对自己做的东西感兴趣,很多时候对其他人做的东西了解的并不多,认知程度也不足,因此,它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认为自己的贡献比较多,其他人贡献比较少的认知。
“自我中心”,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和常见的心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歪曲事实的高手。你不妨回忆一下自己和身边人,是不是在获取成功时,多会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智慧或能力的结果;但若失败,就会归因于运气不好、他人没有配合、环境不佳等各种外部因素。
每个公司的每个层级的管理者都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比如:这个事情要是没有我就完蛋了、又碰上了猪一样的队友……但是,这种归因方式明显问题重重。它把个人需求放在岗位角色和团队需求之上,无法实现个人发展。
我们可以做个试验,把公司内所有高管都聚集起来,假设年终奖分100万,让每个人都写下自己对这100万的贡献值是多少,结果有的人写30%,有人写20%,有人写80%等等,把结果全部相加后得到一个数值,这个数值肯定超过100,不管做多少次这个数值一定会超过100,这个试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一个平均值是139%。
也就是说,员工在衡量自己对业务的贡献值时,基本要比正常水平上浮39%。在这个基础上,企业给予再多的物质奖励,在员工看来也是应得的。
当然,“自我中心”并非是自私、不讲理或道德败坏,而是无法从宏观、完整、外在的视角,去客观审视自己,无意识地按照自己的本来方式去做事。
强调物质奖励,容易产生剥夺感
举个真实发生的例子,小张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骨干,工龄4年,一年前申请转岗,但领导没有同意。为了激励小张,公司不仅在年底给了他“优秀员工”的荣誉,还发了一笔大额奖金给他。可不到两个月,小张就毅然决然地离职了。
像这样的例子经常都会出现,荣誉给了,钱也给了,为什么还要离职?我们来分析一下公司的诉求和小张个人的诉求。
企业的诉求是:你在这个岗位上干的挺好,公司奖励你,给你钱,给你荣誉,所以你在这个岗位上要认认真真再创造业绩。
但小张的诉求是: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得好,但实际上这个岗位我工作了4年了,我想换个岗位,换个部门,或者换份工作尝试,我也希望我的工作是多样化,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不同的历练,不同的经历。
发奖金、给“优秀员工”,只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非但不能满足小张的诉求,反而会让小张产生一种“剥夺感”。
如何理解这种剥夺感?当员工的标准逐渐多元化时,如果管理者还是单一地强调“物质”、“金钱”,忽略了员工其他的深层需求,就可能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让员工产生这种“深层需求被剥夺的感觉”。
写到最后
因此,企业在考虑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时,要把握好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平衡,既要考虑硬的因素,同时也要考虑软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在组织长久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