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谈写作读书
一场关于梦想、爱情和命运的“葬礼”

一场关于梦想、爱情和命运的“葬礼”

作者: 强强爱做梦 | 来源:发表于2018-05-12 15:49 被阅读172次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的名字多年之前便已听说,说实话,起先并不十分想读,因它有一个极富宗教色彩的名字,加之彼时年纪尚小带有认知偏见,一直没有涉猎。我一度以为此生一定不会再去读她,便下决心与她老死不相往来,未曾想到多年以后,于一次巧合中与她结缘。

一场关于梦想、爱情和命运的“葬礼”

    促使我除去“前嫌”阅读她的,是公司团委年初推动的“一团一品”特色团支部创建活动,其中一个团支部根据要求准备组织一次青年阅读分享,该活动中每人要推荐一本最想读的书,支部将书买回来分发给推荐人,持书人阅读后支部再组织大家进行读后感分享。在大部分书本被领走后,当中可能有人多推荐了几本,剩下的书里《穆斯林的葬礼》和另一本《耶路撒冷三千年》是大块头,很是引入注目。这一次的偶然机会,让我认识了问世已32年的《穆斯林的葬礼》。

    这部被称为“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呢?强烈地好奇心驱使我一探究竟。翻开第一页,首先是作者简介和内容简介,接着是冰心先生的序一:一本奇书和刘白羽先生的序二:穆斯林的诗魂以及作者自序:二十年后致读者,在读完三篇短序文字之后,被她所蕴藏的魅力彻底征服,我想或许命中注定与她有不解之缘!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左右的时间里,她成了我床头必不可少的读物,每晚睡前都要读上一段,有一天不读就觉得哪里不舒服,最后结局部分一直到凌晨一点左右读完才睡,工作之后熬夜虽然也常有,但为一本书熬夜,是第一次。

    作为虔诚的穆斯林,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第三人称的写作方式,站在旁观者的视角,将整个穆斯林世界毫无保留的展现在读者眼前,让我们了解了穆斯林很多之前不为外人所知的细节。《梁祝》的音乐也一直贯穿始终,形成这部悲剧小说的基调,通过讲述流传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将本部作品的爱情不断升华。刘白羽的序中如此写到: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苍天泣血,人们的心正是从这悲剧之美中得到净化。

    随着阅读不断深入,情节环环相扣,让人沉浸于这部曲折婉转、动人心弦又令人扼腕的作品无法自拔。小说在时间上从民国八年也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拉开序幕,到1979年夏天梁冰玉再次出现时戛然而止。主要描写了其间一甲子岁月的大事小情,从韩子奇一家三代的变故着笔,在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中,折射出当时社会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不仅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韩天星和陈淑彦等一系列人物形象,而且他们个个血肉饱满,栩栩如生。正是这些丰满的人物性格,阅读的过程中多么希望看到新月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被治好的文字出现,这样她就可以顺利出院,能和同学们一起演那出《哈姆雷特》舞台剧,最主要的是她便可以作为女主角“莪菲莉亚”和心中仰慕的“哈姆雷特”的饰演者楚雁潮上演一场“生死恋”;更希望看到如果新月没死,那么她就可以继续北大校园生活,她未来翻译家的梦想或许很快就能实现;如果没有……但作者却没有按照读者心中所想,只几句便将这一切都化成泡影,足见霍达妙笔之下文字传达的力量。

一场关于梦想、爱情和命运的“葬礼”

    其中有多处文字当你读到时有肝肠寸断之感,比如梁亦清在《郑和航海图》玉雕即将完成之际,因过度劳累失手毁掉了核心部位,带着悔恨早早的离世;韩新月在最后弥留之际苦苦挣扎等待着她心爱的人儿:楚雁潮的到来,却因风雪阻隔未能见最后一面便匆匆而去;新月在读完生母给她写的那封信后,渴望见到母亲的急切心情;甚至于新月死后,因为穆斯林教规,成了生离死别最后的桎梏。而楚雁潮在葬礼上的“惊人举动”和他在墓地歇斯底里的“疯狂”,挣脱了所有的束缚,将整部作品推向高潮。

    也有的文字读后让你咬牙切齿,比如韩太太对新月至始至终的冷漠,上辈人的孽债要她来偿还;韩太太诬陷侯凤山偷了东西,正是这件事导致奇珍斋落入了老冤家之手以及四人帮时期老候的儿子报复韩家;韩子奇从英国回来后面对家庭抉择时的毫无主见和男人的担当,让人从心底里鄙视韩子奇这个人物。

    还有些文字读来令人唏嘘不已:楚雁潮和新月共同翻译鲁迅的著作未待出版新月便离世;玉器商沙蒙·亨特的儿子奥利弗在轰炸中丧生;姑妈遭新月逼问生母下落时承受巨大压力而心脏窒息死亡等等。文中还暗藏一条以玉为主的线索,小说里韩子奇把玉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他当年离家选择去英国避难,看到被妻子卖掉的乾隆翠珮精神恍惚摔倒骨折,面临妻儿去留时抉择的犹豫不决,都是因为玉。细心的人只要稍读便知。

    其实,小说所有缜密的剧情并非都是残忍的,很多美好的时刻不胜枚举:奇珍斋的风靡一时,名躁京华;梁亦清“无常”后,韩子奇和璧儿的顺利结合;韩新月考上如愿的大学,迎来改变命运的时刻;新月和雁潮之间发生的纯洁爱情。其中,楚雁潮在医院的病床边对新月表白而朗诵卡尔·马克思赠给燕妮的诗场景,还有他安慰新月时说的:爱,不是猎取和占有对方,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爱是一生一世的承诺,就像信仰一样永不改变,永不背叛!让读者无不为之动容。和悲惨的故事结局相比,它们虽转瞬即逝,却给当事人都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回忆,难道还不够吗?

    《活着》中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所以韩子奇在临终回忆一生时痛悔不已。他觉得自己玷污了先知的名字,辜负了吐罗耶定巴巴的瞩望,在云游传教的途中,在前往麦加朝觐的途中他离开了吐罗耶定巴巴,被虚幻的凡世蒙蔽了双眼,在珠宝钻翠、奇石美玉中度过了自己痴迷的一生。为了那些玉,他放弃了朝觐的主命;为了那些玉,他抛妻别子;为了那些玉,他葬送了冰玉母女……他一生总是被玉所驱使,如果不是因为玉,他也许每一步都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女儿归天后给玉儿写的信又被儿子毁掉,使他失去了最后的牵挂,他一心求死,但死,却也并不是召之即来的,还要让他苦等……最终他怀着忏悔和遗憾离开了人世。

    历史从来都是即兴之作,几十年前的那场席卷全球的纳粹战争,改变了韩子奇及众多中国家庭的命运。我们在同情逝者的同时更应该明白,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历史是人的足迹,但并不是所有留下足迹的人都敢于正视。文中说“人们哪,不可动摇的是心中的信仰,各自为着神圣的信仰而献身,走向生命的归宿。”小说虽然结局了,却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当新的历史考卷摆在眼前,作为书写者的我们又将该如何作答呢?

    我清晰的记得那晚合上书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难入睡。我在想:全世界每天都上演着一个又一个新的故事,悲剧或者喜剧,穆斯林们仍旧遵守着千年未变的教规,一切都像未发生过一样。当我依然沉浸在新月葬礼悲伤的情绪中,我知道她已经在我的心中悄然“重生”。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写于宁波镇海

一场关于梦想、爱情和命运的“葬礼”

相关文章

  • 一场关于梦想、爱情和命运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的名字多年之前便已听说,说实话,起先并不十分想读,因它有一个极富宗教色彩的名字,加之彼...

  • 生活欠我一个满意,我欠生活一个努力

    关于爱情,关于生活,关于一场有梦想的旅行。 如果说你相信命运,那么请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因为天使降落...

  • 穆斯林的葬礼,一场爱情的葬礼

    有些书当你刚翻开的时候,也许并不觉得惊奇,越是看到后面,越是移不开心,离不开手。《穆斯林的葬礼》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 关于命运-爱情的命运

    姻缘天注定。我们一生当中遇见多少人,谁注定是谁的过客,谁注定是谁的归属,其实都已经在出生的时候,月老的红绳就已经为...

  • 关于一场葬礼

    题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最真诚的忏悔,最虔诚的敬畏,没有了虚伪,这里是干净的天堂…… 终点 鲜花里没有掌声 黑与白...

  • 惋惜

    (一) 周迅主演的电影《你好,之华》,是关于爱,关于恋情,关于选择,关于人性的。 记得,在电影开始,就是一场葬礼。...

  • 我想办一场葬礼

    我想办一场葬礼 一场静谧安详的葬礼 没有花圈与眼泪 甚至没有参加的人 我想办一场葬礼 一场阳光明媚的葬礼 在开满曼...

  • 关于爱情

    关于爱情 我以为引导我的应是命运 直到后来 你成为了我的命运

  • 关于梦想,关于爱情

    我是个学渣级别的大三学生,虽然身为班里的学委,但是实际上我什么也做不好。就像现在的我占着考研班的一个名额,坐在学校...

  • 关于梦想,关于爱情

    爱情,是要让双方变得更加优秀。 ————《La La Land》有感 《La La Land》是我2017年去电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场关于梦想、爱情和命运的“葬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ch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