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先生是一个知名企业的高管,他咨询的话题是“如何为下一阶段的职业目标做准备”。
拥有咨询公司合伙人的经历,又身为企业高管多年,他的问题自然不比一般。C先生已经开始为5年后的人生做准备。目标清晰,时间轴明确,相应的准备计划也已成型,但是他知道,肯定还有不周全之处,希望能够通过跟我的对话进行完善。
好高难度!
我问他:“给你现在的准备度打个分吧。”
“6分,我希望至少有8分。”
“如果你一直无法把准备度提升到8分,只能维持在6分水平,你觉得5年后你的目标会达成得如何?”
“我想80%是有的。”
“在行动不打折扣的前提下,以当下的准备度,你也能达到80%的目标,主体基本完成。为什么还要如此关注提升准备度呢?”
“好问题!”
我知道,他已经了然。
有些人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冲出去也能成功,有些人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遭遇失败。不是准备度的问题,是C先生对于“不确定性”的过度焦虑在干扰他。对于未来的预见与预案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弱点。仿佛一把双刃剑,用剑之人要拿捏得好才行。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统计学家,测算出眼前这条河的平均深度是1.5米,而他的身高是1.8米,可以过河,可是最后他却淹死了。统计与个体不可完全等同,更何况未来不是一条河,谁都说不准未来是什么,会发生什么。所以成功概率是要算的,算不清楚的部分就靠见招拆招了。
单一策略解决不了人生难题,送给所有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