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社区对我来说,可能就只是一群人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嘈杂或者冷漠。“邻居”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回家以后,关上门,就是自己的世界。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见证了社区的改变,从那些感人的故事中,感受到,我的社区是有温度的。
那天,一群小朋友和一名社工敲开了我的家门,他们向我说明了来意,介绍了“我捐一勺米”活动的内容,通过敲响邻居的门,募集一勺米,熬百家粥,倡导社区公众从一句问候开始,打破邻里间的冷漠,推动社区邻里互助。孩子们那声轻轻的“你好,邻居”,让我感受到了暖暖的温馨,想起了那熟悉而陌生的感情。后来,我接受了社工的邀请,跟孩子们一起参与活动,敲响邻居的家门,认识我的邻居们。也就是这一次,我才知道一墙之隔的邻居,是一位60岁左右的大妈,在说明来意之后,她大方的拿出米袋子,将一勺晶莹剔透的米送到孩子们的手里,还笑嘻嘻的告诉我,每天见我来去匆匆,工作很忙,就顺带帮我把垃圾扔掉了。这个时候,我才终于知道,原来每天放在门外准备丢的垃圾袋,都是被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给带走了。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后来的每一次相遇,我们都会微笑的互相问好。
这个活动结束后,我加入了社区的交流群。在工作之余,也会参加社区的一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也见证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我对我的社区,有了新的认识。
我的社区有一群可爱的志愿者,其中有一位80岁的老人——陈大爷,社工告诉我,陈大爷从事志愿服务7年多了,他参加了很多社区开展的志愿活动,其中有一个叫“靓汤计划”,每个月定期熬汤给老人送去,陪孤寡老人聊天。他经常帮助的一位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已经独居10多年,陈大爷每个月都给他送汤,陪他聊天。老人在弥留之际告诉陈大爷,“啥子都吃不下,就想吃点小时候的酒米锅盔,小时候的那种味道。”这种酒米锅盔是一种传统的零食,酒米团子炸成方形的锅盔,里面包裹着红糖,外酥内糯,现在这样的传统零食,基本已经消失了。陈大爷明白这是老人最后的愿望,于是,在盛夏的炎热天气里,陈大爷坐公交车、换乘客车,跑遍了成都郊区大大小小的地方,最后,偶然在一个偏僻的小巷子里找到了。这个偏街小巷的院坝有一个做锅盔的,陈大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排了很久的队,问师傅会不会做酒米锅盔,师傅说做酒米锅盔的,泡米、磨粉、熬糖,工序独特但复杂,早都没有做了。再三请求,讲明这是重病邻居的唯一想吃的,终于答应了陈大爷。陈大爷急冲冲的将锅盔送到老人的病床前,什么都吃不下的老人,竟然吃了几口,一边吃一边流着泪说:“就是这个味道”。几天后,老人安详地走了。老人去世时,儿女都没来得及赶回来,是陈大爷陪着老人走到了最后。后来,我在社区里看到了这位陈大爷,满脸的笑容,精神抖擞,手里提着熬好的汤。
社工、社会组织的身影不断的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有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日间照料中心办的有声有色,特色的亲子活动,节假日庆祝活动,这里面有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的的共同作用,我们社区的变化就是社区营造的缩影。对我而言,社区,不在是两点一线的一个点,而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