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分起床,开馆前几分钟进入图书馆。排队、等铃、上楼、奔跑、找到座位,放下书包,紧张的心情此刻终于因为一个“有电源且舒适”的座位放松下来。有时候坐到座位上,看到自己的窘态,也会悄悄的嘲笑一下自己“你看看你,跑的也太夸张了吧,明天可得注意点形象”。虽然无数次提醒自己下次注意点形象,可是第二天当自己再次进入图书馆时,看到很多的人为拥有一个满意的座位而奔跑时,自己还是会将前一天“提醒”抛在脑后,不约而同的加入他们,成为“抢座大军”中的一员。
没办法,谁叫我想要拥有一个舒适且安静的座位。
在图书馆,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座位,然后在这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突然感觉幸福不过如此简单。
来源于网络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一直“驻扎”在图书馆。我们的图书馆,虽然不是什么宏大的建筑,但是图书却相当齐全。因为这个原因,有空的时候我很喜欢待在图书馆里。在这里,自己先后阅读了余华、毕淑敏、季羡林、林清玄、张爱玲、村上春树、王小波、刘瑜、冯唐、三毛、韩寒等人的文学作品;也是在这里,自己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考试的备考。可以说:如果大学四年我不待在图书馆,我就不能如此顺利的跨进研究生院校的大门。
进入研究生之后,自己也一直梦想着可以在图书馆安营扎寨,然而却没想到事与愿违。由于图书馆电源插头较少,电脑充电十分麻烦,自己也无法长时间保持做事的连贯性,以致于我时常会心生一些厌烦,无法把其视为自己长久的“逗留地”。但去年的11月份,自己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图书馆的“小秘密”,原来图书馆四楼侧面的座位旁边安装有很多的电源插头,我们无需移动,就可以快速充电。这个小小的发现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愉悦,也让自己开始把图书馆视为自己的长久“逗留地”。
因为图书馆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所以自己每一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例如大前天是一位考研的姑娘,昨天是一位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姑娘,之前还有备考英语六级的小男孩等等。虽然我们所忙的任务不同,来图书馆的目的也不同,但是在这一刻、这一段时间、或者说这一天内我们有机会坐到一起,也是一种莫大的庆幸。我们并不认识,也不会说一句话,但当自己疲惫时看向四周,发现大家都在为完成自己的目标竭尽全力,那种“专注感”和“努力感”真的是可以相互传染的。
来源于网络昨天哥哥下班的时候突然问我:“有没有因为对某一知识不熟悉或自己知道的事情太少从而造成做事情时会产生一种‘无力感’?”
我马上点头并回答道:有且正在经历。
这段时间以来,因为眼睛的问题我在阅读完《维罗妮卡决定去死后》再也没有开始新的书籍阅读,也没有如往常一样每天收听英语新闻。刚开始的几天自己感觉中断先前的习惯并没有什么大碍,整个人反而因为没有任务的支配开始产生一种“愉悦感”与“轻松感”。但随着暂停“自我输入”的天数越来越多,我渐渐发现自己继续做先前的任务时变得越来越吃力,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和“挫败感”。
这让自己愈加怀念图书馆“自我充电”的那段时光。
现如今,自己又站在新的起点上,相对于之前,更加认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欠缺,更加恐惧于自己脑袋中的那种“空白感”,为此,我必须不断且持续的输入,累积自己小小的成功,以填补自己各方面知识的空缺。
图书馆为自己不断的输入提供了一个安静的港湾。
每一次感到孤独、无助、寒冷的时候,我都会进去待会儿,在这里收拾收拾自己的羽毛,然后再次启航。我一直认为:将时间“浪费”在这里并不可惜!
我的ET乐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