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谷歌是我外联的硅基记忆体。
读书笔记系列文集系列开坑也挺久了,洋洋洒洒也积累了几万字,总有读者或者好友问我:“唉,你这文章好像不是原创的,是不是都是原文里面的啊!”
“是的!”
“是的!”
“是的!”
重要的话说三遍, 再声明一遍,读书笔记系列的一些列文章,大部分都是摘抄了书中的重点,重新按自己的逻辑组织了一遍,中间穿插少部分的个人感想,算是我本人的一个对这些书的消化过程。因为值得让我写读书笔记的好书,以我的才疏学浅怕是很难提出更好的观点了。
为什么要写不是原创的笔记
大一那年觉得大学生活单调乏味就闷头读书,那1年就读了百本有余,然而现在事后问我那一年读书有啥感想收获,却是完全不知了,只留下豆瓣里空荡荡的标记记录。
我向来不是一个以记忆好著称的人,而且也是一个根本信不过自己记忆的人。读完书却遗忘的一干二净、了无痕迹,总有哪里出了问题。我思考的第一次改进读书方法就是,用输出来证明输入,且在当时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总想争个原创。但是我这人读书又功利无比,看的大部分都是应用型书籍,以学到新知识为目标,一本书里我个人认为的重点,总是那些新的知识,但是短暂时间对这些知识点又不能举一反三,融汇贯通。想写的原创笔记经常憋了半天憋不出来,反而打击和伤害了我读书的进度和热情。
做摘抄笔记的好处?
用这种摘抄的方式做笔记已经是我做第二次迭代的读书方法了。
1.极简回忆
我的笔记就是我自己给这本书做的“脱水版精华”,因为信不过自己的记忆,所以要经常回顾再记忆,回顾的时候是重新阅读着一本书效率高,还是阅读这“脱水”笔记效率高?如果说好书要多读几边你无谓效率,那暂且且不论效率,从执行难度和消耗的心智资源来也是看笔记比看书要简单吧。
2.锻炼总结和组织能力
在前文中我说过我这个写笔记的方法,把一本书“脱水”成精华,把里面断断续续的段落重新组织成逻辑还算通顺的文章,其实就是在练习总结和组织能力。还记得写汪丁丁教授的《行为经济学讲义》的时候做笔记,把我快折磨疯了,因为讲义只是汪教授在课堂上的讲课实录,他经常旁征博引思维非常发散,也不像一本书那样结构清晰,这样的书籍写摘抄笔记难度不亚于写原创笔记。
这样的总结和重新组织能力通过写笔记锻炼的多了,所以在工作中写会议备忘录、访谈备忘录经常被赞效率高、结构清晰、重点突出。
3.外联的硅基记忆体
我写博客,其实并不是想增粉丝或者去讨好大多数读者的,我是我自己博客最高频的用户,本质上我再把我的博客当作自己的一个知识管理系统。
我虽然记忆力不好,但是也不是没有优点的,我的优势就是远距联想能力(或者说大脑的默认网络模式比较发达??)。经常在行文做事能想起来我看过、读过、写过的一些通用的知识、证据或者模型,所以我需要经常在我的文章中“搜索”复用这些东西,能有效提取他们却不用耗费大量精力背住他们,这像不像不占大脑内存的外存记忆体?!
在我司西瓜老师的博文互联世界的记忆,他提到:
这个xkcd漫画是说维基百科宕机的时候,我的智商下降了30个点。我们现在和网络已经完全不可分了。刚才我看到,听课的时候很多人在玩手机,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手机网络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在把蛋白质的部分和硅的部分联系在一起。所以看手机的时候,是跟另外一个我讲话而已,没有什么不对的。
本该如此!
因为我们作为一个旧石器时代的人,我们这样的身体,我们要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我们不再可能仅用蛋白质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利用硅,必须利用信息和网络。
现在有搜索引擎,有百科,这是全球大脑,在这中间还有缺失的一环,这就是文因互联要做的事情:个人辅助记忆,为每个人创造一个第二大脑,帮助你记你自己记不住的东西。我们有神经元的记忆,再有文因互联的辅助记忆,然后是搜索引擎和百科,和整个数字世界。这是我们能记住的所有的东西。
我司的终极愿景就是用“数字记忆”辅助个人记忆,打造世界的“神经系统”,我这样的人就是最欢迎这个系统出现的人。
叨叨叨完毕,本来是想吐槽的,感觉写的还是挺严肃的。
网友评论